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於週一發布報告,猛烈批評川普政府在短短六個月內便「將美國在全球的外交影響力拱手讓給中國」,並指控白宮在國際援助、對外宣傳與盟邦關係上連番退讓,讓北京得以乘虛而入、強化其全球話語權。
該報告由該委員會民主黨領袖、來自新罕布什爾州的參議員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主導撰寫。沙欣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美中競爭是美國未來最大國安與經濟挑戰,但川普政府的諸多決策卻削弱了我們對抗中國的戰略整合。」
全站首選:超時工作還要「擺拍」 台電工會聲明:員工不是機器更非政治籌碼
報告列舉川普政府的一系列作為,包括關閉國際援助項目、裁撤美國之音與自由亞洲電台、削減基礎研究預算、與頂尖大學對抗、以及刻意疏遠北約等傳統盟邦。報告直言,北京正在「填補我們所留下的空白」,並已將外交預算提升 8.4%,大舉投入全球教育、文化與媒體交流,甚至向世界衛生組織承諾捐助 5 億美元,意圖塑造中國為全球公共品的提供者。
報告最尖銳批評之一,指向白宮對美國之音與自由亞洲電台的撥款大砍,導致這兩個突破威權政權訊息封鎖的主要機構人力幾近全數遭裁。報告點名現任國務卿兼國安顧問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過去曾是兩台強力支持者,如今卻對裁撤計畫保持沈默,未見表態反對。
報告指出:「政府至今尚未提出任何實際方案來對抗中國日益活躍的國際宣傳與敘事滲透。」
白宮則迅速回應。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反批民主黨:「這些人當初否認武漢實驗室外洩理論,還允許中共間諜氣球盤旋美國上空,如今卻來指責川普對中國軟弱,實在荒謬可笑。」
凱利強調:「川普總統讓美國再次強大,他能正面迎戰任何人,為美國人民爭取更好的交易。」
報告亦指出,川普至今尚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雙方僅有幾次通話,內容仍圍繞台灣、核武建設與技術出口管制等舊議題。政府內部亦傳出對是否將美軍重心轉往印太出現分歧,反映對中國戰略的方向不明與協調不足。
雖然報告提出多項改革建議,包括恢復援助、重啟教育交流、擴充對外廣播,但其內容等同否定川普「美國優先」路線,短期內難以說服掌握國會主導權的共和黨。報告更像是民主黨針對川普國際政策所描繪的批判路線圖,而非一份具體可落實的戰略藍圖。
報告結語警告:「中國正透過擴張外交槓桿,在全球南方國家成功將美國描繪為一個不可靠、忽冷忽熱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