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 7 月 3 日正式宣布,授予 Core Tech-HDCC-Kajima 聯合企業一筆總額達 2.95 億美元(約新台幣 96 億元)的軍事建設合約,用於在關島興建一座整合防空與飛彈防禦指揮中心。該中心將成為「關島防衛系統」(Guam Defense System)的核心設施,預計於 2029 年完工。

根據美國海軍工程系統司令部太平洋分部(NAVFAC Pacific)聲明,建案內容涵蓋指揮中心主體、發電設施、電力配電站、燃料儲存槽、出入口管制設施等,並搭配各項關鍵配備。承包商 Core Tech-HDCC-Kajima 為綜合企業 Core Tech 的子公司,曾負責關島多項軍事基礎建設。

當前熱搜:超時工作還要「擺拍」 台電工會聲明:員工不是機器更非政治籌碼

該計畫旨在整合美軍陸、海、空三軍與飛彈防禦局(MDA)資源,構建一套完整的多層級防空與飛彈防禦網路,以因應中國解放軍不斷進化的高超音速、彈道與巡弋飛彈威脅。關島目前駐有美國空軍安德森基地與海軍關島基地,長期為美國向西太平洋投射戰力的樞紐,亦是 17 萬美國公民與軍人的所在地。

美國國會研究處指出,「關島防衛系統」將搭載分布式 Mk.41 垂直發射系統,搭配 SM-3 與 SM-6 攔截飛彈,並整合既有的 THAA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整體指揮管制系統則將結合海軍「神盾作戰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與陸軍「整合戰鬥指揮系統」(IBCS)。

美軍去年亦在關島完成一次關鍵飛彈攔截測試,成功攔截一枚由空中發射的中程彈道飛彈。聯合任務部隊-密克羅尼西亞指揮官葛雷格.赫夫曼(Greg Huffman)少將表示:「此次成功證明我們具備即時偵測、追蹤並攔截飛彈的能力,這是對國防部與關島地方政府團隊努力的肯定。」

儘管如此,計畫仍面臨延宕風險。今年 1 月,原規劃作為關島主要雷達感測器的 AN/TPY-6 停止開發,美國政府問責署(GAO)於 5 月警告,該系統缺乏明確戰略,恐導致進度延誤與規劃問題。

關島自 2013 年起便部署 THAAD 系統,以因應北韓飛彈威脅。然而,隨著北京持續擴張導彈庫與精準打擊能力,華府已將關島升級為印太戰略防線的重要節點。此筆新合約象徵美軍對「抗中防衛島鏈」的長期佈局正在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