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今天(6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網路政論節目專訪,針對當前台美關稅爭議及台灣的經濟策略,吳嘉隆提出「大膽投資、大膽開口」的創新觀點。認為面對台美關稅談判帶來的挑戰,台灣應採取積極主動的策略,與其被動應對,不如轉化危機為機遇。

吳嘉隆提出兩大核心建議。首先是「大膽對美投資,打造利益共同體」。吳嘉隆認為,台灣不應畏懼對美投資規模,無論是3000億或4000億美元,都應大膽投入,且投資領域可涵蓋半導體、天然氣等多方產業。他強調,投資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以台積電赴美設廠為例,大手筆投資不僅能展現台灣的誠意,更能讓台美形成「利益共同體」。吳嘉隆表示,與其試圖說服美國總統川普,不如採取行動讓對方滿意,這才是確保台灣長期利益的最佳途徑。

當前熱搜:和平無望? 傳普丁不甩川普最後通牒 鐵了心要吞烏東四州 連「這國」都偷偷動作...

其次,吳嘉隆建議,「大膽開口談關稅,爭取更優條件」,表示台灣應在關稅談判中展現更大膽的姿態。參考日韓成功將關稅從25%降至15%的案例,台灣可直接向美方提出9%的關稅條件,作為談判起點。即使最終未獲全數接受,退而求其次至12%或14%,仍比日韓更具優勢,能大幅降低對台灣傳統產業的衝擊。

有別於部分「疑美論」認為美國不可信的觀點,吳嘉隆強調,台美利益緊密結合才是保護台灣的最佳策略。他認為,透過大規模投資與積極的關稅談判,台灣不僅能強化與美國的經濟聯繫,更能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大空間。吳嘉隆的觀點為台灣在台美關係中的角色定位提供新思路,也為當前經濟挑戰提出積極的應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