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受美國總統川普施壓、將產品「國產化」下,蘋果(Apple)宣布與美國稀土公司 MP Materials 達成一項價值 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成為美中科技與供應鏈博弈下的重要一環。《CNN》報導指出,此舉除了有望穩固美國稀土供應鏈,也被外界視為是蘋果試圖緩解川普關稅威脅、重申美企對美國製造業承諾的策略動作。
根據蘋果公司公告,該協議將確保蘋果從 MP Materials 採購稀土磁體,並合作於加州建立全新回收線,將回收稀土再製用於未來蘋果產品。MP Materials 位於德州沃斯堡的設施,將專為蘋果建立磁體製造線,預計 2027 年開始出貨,最終將支援「數億台蘋果裝置」。
持續更新:百億美元軍武援烏 歐洲買單! 川普轉向挺烏恐終結「親俄」 傳擬首度援烏JASSM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示:「美國創新驅動著蘋果的一切,我們很自豪能加深對美國經濟的投資。稀土材料對先進科技製造至關重要,此合作將有助強化美國對這些關鍵材料的供應能力。」
稀土被廣泛應用於智慧手機、電視、軍機、風力發電、電動車電池、MRI 掃描儀等先進設備,但目前全球逾九成稀土精煉加工仍掌握在中國手中。美國長年在稀土提煉能力上受制於人,此次合作,也被視為降低對中依賴的重要突破。
川普政府持續要求蘋果將 iPhone 生產遷回美國,並於五月在 Truth Social 表示:「我早就告訴庫克,我預期在美國販售的 iPhone 應該在美國製造,不是印度或其他國家。若不是,就得付至少 25%的關稅。」
蘋果尚未表示有意將 iPhone 組裝移回美國,業界也普遍認為此舉難度極高。市場研究公司 Kantar 高階副總裁 David Marcotte 指出,美國缺乏稀土精煉與磁體製造的熟練工人與技術基礎,這正是蘋果與 MP Materials 合作的關鍵之一——訓練美國本地勞動力,發展專門技能。
庫克早於 2017 年即曾在《財富》雜誌活動中指出,中國的生產體系結合了手工藝技能、高度機器人自動化與電腦科學人才,美國要重建這樣的能力並不容易。
儘管如此,蘋果仍持續推動產品中使用再生材料。今年推出的 iPhone 16E 含有 30%再生材料,而其磁體、筆電與手錶產品均已使用回收稀土。這與川普要求國產化的政策不謀而合,也讓蘋果得以在減碳與產業安全間取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