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戰略核武器的競爭加劇,洲際導彈(ICBM)已成為各國之間博弈的重要工具。今年 9月,中國成功試射了最新型的東風 - 41 洲際導彈,這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俄羅斯的薩爾馬特(Sarmat)導彈面臨多次試射失敗的挑戰,這些問題引起了外界對其技術可靠性的質疑。此外,美國的「民兵 - 3」(Minuteman III)導彈也因為技術老化而受到重視。
中國的東風 - 41 被認為是其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長程打擊能力以及靈活的發射方式,可能增強其在全球軍事格局中的地位。而俄羅斯的薩爾馬特導彈雖然在射程上具備優勢,但其穩定性問題令其戰略威懾能力受到影響。美國的民兵-3 則在服役多年後,面臨技術更新的需求。
根據《DefenseNews》報導指出,東風-41 於 2012 年首次曝光,並在 2020 年進行了公開展示。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洲際導彈,其射程使其能夠覆蓋大部分國際目標。該導彈在技術上具備高穩定性和靈活的發射方式,這使得其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多個消息來源,東風- 41的開發是中國在核武器技術上進一步進步的體現,旨在增強國家安全與威懾能力 。
報導也指出,美國的民兵-3 導彈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一直在服役,雖然具備一定的戰略威懾能力,但也面臨技術老化的挑戰。該導彈的射程為 1.2 萬公里,相比於俄羅斯和中國的最新導彈,其在技術創新上顯得有些滯後 。
此外,《KYIV POST》也報導道,俄羅斯的薩爾馬特導彈,號稱擁有全球最長的射程(約 1.8 萬公里),是其核武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如此,該導彈在服役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穩定性問題,最近的試射結果引起了對其技術成熟度的質疑。薩爾馬特導彈的成功率和實際作戰能力是當前的關注焦點 。
總結來說,當前的洲際導彈競爭中,各國的技術水平和戰略考量各不相同。中國的東風 - 41 在穩定性和靈活性方面的表現,引發了國際社會對其核能力的高度關注。隨著全球軍事技術的持續發展,洲際導彈的性能將不斷演進,各國間的競爭也將隨之加劇。
俄羅斯「白楊-M」導彈安裝有固體燃料發動機,可以摧毀 11.000 公里以外的目標。圖為洲際導彈發射瞬間。 圖 : 翻攝自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