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官媒《朝中社》(KCNA)今天(22日)報導,北韓南浦造船廠舉行員工動員大會,啟動5000噸「崔賢級」新型驅逐艦3號艦的建造作業,並宣誓要用416天,在2026年10月10日北韓勞動黨創黨紀念日前完成。
「崔賢級」驅逐艦是北韓海軍的重要新型艦艇。第一艘「崔賢號(Choe Hyon,舷號51)」於2024年初開始建造,僅用400餘天即於2025年4月25日下水,搭載多種垂直發射系統(VLS)與先進雷達,顯示其快速建造能力與強大火力;第二艘於清津造船廠建造,卻因2025年5月21日下水時操作失誤,船體失衡受損,使用22天完成緊急修復,於6月12日「再下水」,命名「姜健號(Kang Kon,舷號52)」。
現正最夯:不只李恕權、徐重仁 吳靜怡:大罷免將帶起台灣「理性民意」的反撲!
北韓官宣稱驅逐艦的成功建造開啟邁向21世紀海洋強國的歷史突破。「崔賢級」驅逐艦是北韓海軍首款配備相控陣雷達(疑似源自俄羅斯技術)與垂直發射系統的現代化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約5000噸,配備127毫米主砲、82個VLS單元(包括艦艏40個小型與12個大型單元,艦尾10個大型與20個小型單元)、近迫防禦系統(CIWS)及超音速巡航導彈等,火力配置在同級艦艇中極為強大,具備對空、對艦、對潛及對地打擊能力,顯示北韓試圖打造遠洋投射力量。然而,崔賢級艦的實際性能與可靠性備受質疑;專家推測,其相控陣雷達與VLS技術可能仰賴俄羅斯支援,自主研發能力存疑,且艦艇的隱形設計雖具現代感,但整體作戰效能仍需實戰驗證。

北韓崔賢級1號艦「崔賢號(舷號51)」,4月亮相隨即續展開武器系統性能與戰鬥適用性試驗。 圖:翻攝朝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