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宣言」指出,「月經並不是一個女孩或婦女的議題,而是人權議題。 」教育部為了消弭「月經貧窮」,於2023年宣布每年計畫投入新台幣2億多元的經費在各級學校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然而,一年多以來大專院校的實施情況不甚理想,今(21)日台灣學生聯合會在教育部前召開記者會,除了呼籲教育部兌現承諾,提供各校穩定且充足的經費外,也敦促各校改善領取方式,別讓政策美意大打折扣。

「月經貧窮」近年來受到各界關注,「聯合國人口基金宣言」指出,月經貧窮不只是一項婦女議題,更是一項人權議題。對此,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去年3月曾指出,台灣女性一輩子平均花費大約新台幣10萬元購買生理用品,為促進月經平權,他宣告從去年8月1日起在全國各級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計畫每年編列新台幣2億多元來支持這項政策,並根據「校園及部屬場館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指引」,在經費方面,教育部請各校自行編列預算支應或從其他經費項目勻支,在生理用品的領取措施方面,教育部建議採定點取用,並請專人協助記錄每月取用量。

然而,經過一年多的實施,教育部此項政策的成效卻不甚理想。根據台灣學生聯合會實際考察發現,為了維持包裝完整度、乾燥通風、專案管理跟清點,各校普遍用健康中心、衛保組、生輔室、軍訓室、宿舍櫃檯作為領取點,並安排專員管理登記。然而,由於一般同學顧忌登記領取的行政措施,導致領取量偏低,也不能滿足急需者的需求,並達成消弭「月經貧窮」的本意。

台學聯表示,當校方缺乏穩定的經費來源時,這項政策無法真正落實。而且,不少學校因此採用登記領取制,放置生理用品的地點也屈指可數。以文化大學為例,全校就只設置了2個領取點,對學生來說並不方便取用。而政治大學校方甚至沒有主動宣導這項資源,如果不是學生會積極宣傳,學生們普遍不知道如何領取、去哪裡領取生理用品。

台學聯呼籲教育部應盤點各校發放生理用品的空間與領取方式是否夠友善、多元,而且經費撥補應到位,以宣示政策決心。台學聯廣泛徵詢學生意見後,初步草擬出經費撥補參考公式,建議教育部以各校學生總人數乘以生理女性比例,再乘以生理用品平均市價,去推估對各校補助多少錢。台學聯也呼籲教育部更積極地透過教育打破有關月經的種種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