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輸掉多數優勢。這是自去年丟掉眾議院過半席位,上個月東京都議會選舉潰敗之後,現任自民黨總裁、內閣總理大臣石破茂領軍選舉的第三次大敗,也是自民黨從1955年創立以來首度失去兩院優勢的慘況。《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 Review)稍早指出,民意託付大幅被削弱的石破茂將更難回應美國在貿易和國防上的要求。專家認為,石破茂將聚焦於短期的政治生命維繫,無法回應台灣有事等美國關切的議題。

報導引述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日本前瞻」(Japan Foresight)的創辦人哈里斯(Tobias Harris)表示,石破茂如果在大選前都無法贏得美國的貿易讓步,華府「目前不會更傾向於幫助他」。哈里斯表示,川普政府知道石破茂的政治立場薄弱,會在貿易談判中堅持立場。

全站首選:不只李恕權、徐重仁 吳靜怡:大罷免將帶起台灣「理性民意」的反撲!

哈里斯說:「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石破茂能撐多久?」

在國防問題上,澳洲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執行長格林(Michael Green)表示,令人擔憂的是其對政策執行的影響。他質疑:「實力削弱的自民黨真的能夠增加國防開支、管理債務並控制川普嗎?」

蘭德公司的霍納格(Jeffrey Hornung )警告稱,日美同盟可能會面臨新的摩擦。

霍納格表示,只要石破茂擔任首相,他就缺乏制定長期戰略的能力,因為他將專注於短期的政治生存。 「他將關注大米、通貨膨脹和消費稅。」

霍納格舉例預測,石破茂將無法告訴川普政府,日本將在潛在的台灣問題中扮演什麼角色,或者日本將如何增加國防開支。

美國笹川和平基金會的非常駐學者哈丁(Shawn Harding)則認為,只要負責管理日美同盟的官員們繼續工作,安全關係的整體方向不會受到重大影響。雙方表面上看來會存在分歧。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將繼續敦促日本承諾將一定比例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國防開支,但日本將迴避此類談判,而將更多精力放在能力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