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17日向國會提交有關「核子武裝海射巡航飛彈(SLCM-N)」報告,說明在核武器審查中認定「價值為0」的SLCM-N停止開發的原因,表明與現有UGM-133A「三叉戟-Ⅱ」(Trident-Ⅱ)潛射彈道導彈攜帶的「W76-2」低當量核彈頭功能類似相近。

報告中首先回溯美國海軍的核子武裝海射巡航飛彈歷史,指出1980年代中期,部份水面艦艇和攻擊潛艦上就配有BGM-109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的對地攻擊巡航飛彈的核武裝版本「TLAM-N」。雖然這些飛彈的射程2500公里,不在美蘇軍控協議的限制範圍內,但隨著冷戰結束,1991年時的總統布希宣布將從海外基地撤出所有陸基戰術核武,並從水面艦艇、潛艦及海軍飛行器撤走海基戰術核武。1992年美國海軍撤下所有水面艦艇的TLAM-N飛彈,僅保留「重返」攻擊潛艦的選項。至2010年,歐巴馬政府建議海軍退役所有TLAM-N飛彈。當時的核武器審查報告認為美國可以部署支持亞洲盟友防務承諾的選項顯示「該系統的目的是多餘的」,美軍於2013年完成全數退役工作。

2018年川普政府改變海上核威懾策略,提出SLCM-N核武裝海射巡航導彈的需求,認為將可為美國提供「非戰略性區域存在」、靈活且低收益的選擇「滿足美國的需求」,可以向美國盟友保證「加強對地區對手的威懾」。當時的核武器審查報告提出2個類似系統,一是短期即可上線運作的三叉戟-Ⅱ「W76-2」,二是配合遠程防區外武器(LRSO)開發由SLCM-N運載的「W80-4」核彈頭。前者在2020年宣布潛艦部署;而後者在拜登政府的2022年預算編列520萬與1000萬美元的開發研究經費,但當年的核武器審查即認定潛射彈道飛彈「W76-2」的威懾貢獻,使SLCM-N「不再需要」,美國海軍遂於2023財年預算請求取消對SLCM-N的資助,表示該飛彈「成本過高,而且採購計畫將無法滿足需求的能力」。

不過,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曾在今年6月報導,SLCM-N的開發在以「與中俄競爭」為由的狀況下,悄悄恢復開發進度,預計先推出搭載「W80-4」的空射巡航飛彈,再檢討水面艦艇的適用可行性,預計2030年代中期可以投入戰備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