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就很常看到氣象局預報員站在播報台前,為大家解說天氣現況與預測,但很少人知道,預報員的養成之路卻是非常漫長,除要考進大氣科學、地球科學系外,考進氣象局後,還要經過5大關卡,才能服務大眾,氣象局年輕預報員劉宇其接受《新頭殼》專訪時,分享自己心路歷程與觀測天象時的百感交集。
氣象局全部加起來才200多位員工,高普考1年最多也才開放10位名額。劉宇其表示,考進氣象局後先從最基本的預報5席位做起。分別是即時(現況監測)、短期預報(未來一周台澎金馬)、海面預報、畫天氣圖、統合預報(班長),這5個位置都要輪過一次,值班的12小時裡,就是堅守自己的崗位做觀察與預測,輪過這5席位置後,經長官考核通過才能晉升為「諮詢」,對外解說天氣現況與預測,服務大眾。
劉宇其說明,氣象局內有一套電腦模擬「天氣監測整合預報系統」(縮寫WINS),所有的天氣變化都仰賴那套模擬系統,但每一位預報員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或是有自己覺得重要的資料,有時不同人去操作,「跑出來的東西不一樣,誰也不確定誰會中」,猜中是一種成就感,「但往往看到電視新聞的災情跟自己預測的一樣時,會感到無力與難過」。
預報員每天的工作時間相當長,一個班是12小時,平日2次採訪分別為早上6點40分、晚上11點30分,遇到劇烈型態的天氣環境(颱風),特別警報發布後便是3小時1次採訪,「有時候警報若在清晨發布,那一整天7場記者會就是同一位預報員」。
畢業於高雄中學、台大大氣科學研究所的劉宇其,晉升為諮詢預報員,並能夠在颱風來襲時站在螢幕前服務媒體,他直說自己是比較幸運的,「大氣科學真的有夠難念,除了大氣動力學很難外,還要學寫程式」,但這條路卻是劉宇其從國中就立定好的志向,成為一名專業的氣象預報員,「其實當初只是覺得颱風很有趣,想放颱風假就可以不用上學,才開始研究大氣,沒想到這麼難念啊!
至於今年夏天打破多項高溫紀錄,劉宇其興奮分享自己專業,「你知道太平洋高壓中心位置在夏威夷嗎?」他表示,今年是「反聖嬰年」,所以氣候會變得很兩極,台灣處於太平洋高壓邊緣,但因反聖嬰年緣故,太平洋的西側會比較強,所以北移速度變慢,「7月還在6月的位置」才會那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