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日前因喀什米爾的恐怖攻擊事件爆發激烈衝突,雙方後續的軍事對抗也成為世界各地民眾的關注焦點。近期有網友質疑,巴基斯坦使用中國製霹靂-15E 空對空導彈打擊印軍陣風戰機的行為,可能讓印軍獲得「逆向研發」的機會。對此,有中國軍事專家表示,落在印度境內的霹靂-15E 大多已經被炸成碎片,認為印度很難透過這些碎片「完美複製」中國的「頂尖技術」。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軍武次位面」發布文章指出,雖然巴基斯坦使用霹靂-15E 成功擊墜多架印軍戰機,但許多霹靂-15E 的殘骸、碎片落在印度境內,部分網友擔心包含印度在內的「有心人士」可能藉由回收導彈碎片進行研究,並進一步「逆向研發」與中國外銷空對空導彈相同等級的武器。

「軍武次位面」認為,印度想透過分析霹靂-15E 殘骸,並複製出相同水準的武器,仍需克服兩大困難。第一是印度境內的霹靂-15 殘骸過於細碎,即使印度真的傾全國之力進行回收,也可能只回收到部分較為堅固的結構,難以還原導彈的整體設計。至於印度無法複製出霹靂-15E 另一個原因,則與中國在該款導彈上投入的雷達技術有關。
「軍武次位面」指出,解放軍在霹靂-15E 上安裝了「全球獨一無二」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 AESA ) 導引頭,使其具備追蹤隱身戰機的能力,日本 AAM-4B 、美國 AIM-120D 等先進武器也曾計畫投入類似設計,但卻受各種原因影響,至今仍尚未實現。
「軍武次位面」強調,目前搭載 AESA 導引頭的導彈種類十分稀少,印度方面也尚未掌握相關技術,「即使印度真的拿到大量霹靂-15E 殘骸,也難以復刻該款武器」。

「軍武次位面」也進一步表示,出口版霹靂-15E 與解放軍自用的霹靂-15 之間,也存在巨大的實力差距,認為即使印度成功複製了霹靂-15E ,也無法與解放軍的原版霹靂-15 抗衡,「自用版的霹靂-15 強的令人髮指」。
另外,「軍武次位面」也針對巴基斯坦持有的霹靂-15E 數量進行分析,認為扣除日常訓練與此次衝突的消耗後,巴基斯坦應仍有約 190 發霹靂-15E ,「足以覆滅半個印度空軍」,呼籲國內民眾不必為「巴鐵」的軍事實力感到擔憂。

近期巴基斯坦在與印度的武裝衝突中,使用中國製造的霹靂-15E 導彈成功擊落多架印軍戰機,重挫印軍的勢力。但有中國網友認為,印軍可能回收並解析霹靂-15E 的殘骸,進而複製中國的「頂尖技術」。 圖:翻攝自 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

有中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落在印度境內的霹靂-15E 殘骸過於細碎,且缺乏關鍵零組件,印度應該難以透過「逆向研發」的方式,複製中國的技術。 圖:翻攝自 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