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日舉行大閱兵,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與朝鮮領袖金正恩以及數國元首陪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站在天安門上校閱部隊。CNN 稍早刊登 1 則分析報導指出,這個畫面展現出團結對抗西方的強大視覺效果,但在分析人士看來仍不足以證明習近平所宣稱的中國崛起為全球領導者的「勢不可擋」。
報導指出,儘管中俄朝三國都發出尖銳的言辭,但在美國多位分析人士看來,這三國究竟應該被視為一個協同行動的「集團」,還是僅僅是三個在有利時機下合作對抗西方的對手並沒有因此定案。中俄朝三國之間的國防合作也沒有任何實質變化的跡象。
當前熱搜:江祖平爆料公開「電視台性侵男」本名!竟是三立高層兒 三立急忙回應了
曾經擔任美國高階情報官員的 CNN 特約分析師桑納(Beth Sanner)指出,「到目前為止,所謂的『動盪軸心』(the Axis of Upheaval)基本上(還只是)是雙邊的,這實際上是一次直接針對美國及其亞洲盟友的拍照機會。但它掩蓋了潛在的緊張局勢,尤其是中朝之間的緊張局勢……我懷疑這能否轉化為有意義的三邊合作。」

報導指出,中國對於金正恩仍有疑慮。2023 年,俄羅斯國防部長訪問平壤參加閱兵式,這被廣泛視為莫斯科正式發出的訊號,顯示其接受朝鮮成為核武國家。
但前朝鮮問題高級情報官員塞勒(Syd Seiler)表示,習近平「尚未完全批准」(朝鮮成為核武國家)。 「我認為,對習近平來說,這還差得遠,」中國確實接受俄朝之間蓬勃發展的關係,不能指望中國試圖破壞或瓦解這一聯盟。
拜登政府時期五角大廈專門負責印太事務的官員拉特納(Ely Ratner)指出,北京這次閱兵確實企圖展示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其目的明顯是要取代美國。桑納稱這是「中國軟硬實力的強有力展示」,凸顯了「中國對以『不可阻擋』的中國為主導的替代秩序的願景」。

但桑納和拉特納都警告說,不要對習近平將中國塑造為全球領導者的成功做出過度的評價。
拉特納說:「日本人沒來,歐洲人也沒來,印度總理莫迪參加了天津峰會,但他在閱兵式前就離開了,我認為這並非偶然,」。 「沒錯,中國在反美、反西方聯盟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但這仍然排除了世界上大多數最重要的經濟體和軍事力量。」
「情況比中國贏、美國輸還要複雜。」

中國閱兵坦克縱隊。 圖 : 翻攝自央視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