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銀行法》72條之2規定,銀行對住宅及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其存款總餘額與金融債券的30%,被俗稱為銀行「放貸天條」規範,主要目的在於防止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維護金融穩定。不過,賴清德總統昨天首波和民進黨立委晚宴,綠委們卻紛紛抱怨選民反應在政府推動新青安貸款後,公股銀行放款比率逐漸逼近上限,導致部分民眾雖然符合資格,卻因額度受限,民眾面臨「貸不出款」的困境。

行政院今(4日)上午的院會臨時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陳報「新青安.貸的到-配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之調整」排入報告議程,拍板定案後,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30%限制」外,以釋放更多放款量能,協助青年成家購屋。

延燒焦點:逼良為娼!移民署偵破人口販運案 為亡故受害人伸張正義

金管會的報告指出,新青安自2023年8月上路以來,截至2025年7月底已累計核貸近13萬戶、金額逾新台幣9,900億元,但公股銀行因長期配合政策辦理自用住宅貸款,導致《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偏高,公股銀行放貸比例都逼近30%,甚至部分銀行更設有28.5%的內部預警線。

整體而言,本國銀行平均比率達26.04%,公股銀行則為27.61%,逼近法定上限,也使得銀行核貸意願下降,影響民眾自住及首購需求。為解決這波因新青安貸款的「房貸荒」,行政院會拍板,追溯自9月1日起,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案件將不再計入《銀行法》72條之2的限額,確保銀行信用資源優先用於無自有住宅的青年購屋貸款,避免因額度受限導致貸款遭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