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突然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對歐盟與墨西哥商品全面加徵 30% 關稅,震撼歐洲政壇。歐盟雖一度放話反制,但隨即態度轉趨謹慎,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昨(13)日宣布,將推遲原訂 7 月 15 日對價值 210 億歐元美國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的時程,延至 8 月初,盼爭取更多談判空間。
馮德萊恩強調,歐盟仍然傾向透過協商化解分歧 :「我們始終優先考慮與美方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她指出,第二輪報復清單已在籌備中,但尚不考慮啟用歐盟內部具爭議性的「反脅迫機制」。
延燒焦點:川普將對俄、烏重大聲明! 傳白宮4要求俄開和平「路線圖」 俄提「新想法」
根據《彭博社》報導,歐盟正試圖聯合加拿大、日本等同樣受美國關稅衝擊的國家,展開協調應對行動,並在談判中聚焦於汽車稅率與特定產品豁免。美歐雙方正討論一項框架協議,可能對大部分歐盟商品課徵 10% 關稅,部分如航空、醫療器材將獲有限豁免;美方也提出對歐洲農產品課徵 17% 稅率,而歐盟則尋求降低葡萄酒與烈酒的稅負,並透過配額限制鋼鋁產品的關稅影響。

《觀察者網》報導中提到,川普前(12)日在社群媒體上公布新一輪關稅政策後,歐洲政要紛紛表態。法國總統馬克宏表達強烈不滿,呼籲歐盟加速準備可信的反制工具,必要時啟用反脅迫條款。德國總理梅爾茨則呼籲理性應對,並透露曾與川普、馬克宏與馮德萊恩會談,雙方已同意在兩週內積極尋求解方。
德國副總理克林拜爾強調,歐盟不應陷入威脅與挑釁的循環,強調若談判破裂,歐方應採取明確反制保護歐洲就業與企業。他指出:「川普的關稅策略最終將導致兩敗俱傷,不僅傷害歐洲,同樣也危及美國經濟。」
歐盟內部目前正研擬第二波報復性關稅清單,初步涵蓋 950 億歐元美國進口商品,包含飛機、酒類與食品等,但在多國施壓下清單已刪減至 720 億歐元。該清單預定於 14 日提交會員國審議通過。

從經濟面來看,德國與義大利作為對美出口大國首當其衝。根據德國官方數據,5 月對美出口年減 7.7%,降至 121 億歐元,創下兩年多來新低。德國工業聯合會呼籲歐盟務實協商,以免貿易戰升級衝擊製造業與投資環境。
不過有歐盟官員對《金融時報》表示,川普的加稅威脅多半為談判籌碼,預料未必最終執行。另有外交人士指出,美方若真的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懲罰性關稅,恐引發美國國內資本市場負面反應。

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則重批歐盟談判疲軟,直言「義大利再次為德國主導的歐洲買單」。義大利農業聯合會也警告,川普若執行 30% 關稅,義大利食品業損失恐高達 23 億歐元,「若這項政策成真,只能說明馮德萊恩的策略徹底失敗」。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則呼籲歐洲團結因應,「西方內部若爆發貿易戰,只會削弱我們應對全球挑戰的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