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物價漲幅達調整門檻,2026 年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綜所稅課稅級距等4大課稅制度有望調整,2027年五月報稅時適用。

根據《所得稅法》第5條規定,當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次調整年度累計上漲達 3%以上時,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以及課稅級距將將按物價漲幅調整。確切物價累計上漲幅度須等待主計總處發布十月CPI數字。

持續更新:美國六月關稅收入首破千億美元 意外帶來270億預算盈餘

不過,至今年六月,台灣 CPI 累計漲幅已達 3.86%,超過法定門檻 3%;初步估算,一般免稅額可望調高 4,000元至 10.1萬元,70歲以上長者免稅額則調升 6,000元至 15.15萬元,單身標準扣除額調升 5,000元至 13.6萬元,薪資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則調高 8,000元至 22.6萬元,夫妻合併報稅標準扣除額調升 1萬元至 27.2萬元。財政部強調,最終調整幅度須待年底公告為準。

除此之外,綜所稅的課稅級距也可望調整,淨所得從 59萬元提高至 61萬以下適用 5%、61萬~138萬稅率為 12%、138萬~276萬為 20%、276萬至517萬稅率 31%、最高稅率 40%的門檻則從 517萬元起算。

財政部將於年底正式公告調整結果,據《中央社》指出,退職人員的所得免稅額也可能調升,一次領取退職所得者,免稅額計算基準為「20.6萬元乘以服務年資」,超過部分按半數或全數計稅;分期領取者則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 89.2萬元為所得額;此外,主計總處將公布最新家庭收支調查,預估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增加,2025 年基本生活費有望調高,並於 2026 年報稅適用,多口之家將成最大受惠族群。

由於七月至十月的物價數據尚未公布,最終調整金額可能略有變動;但若物價漲幅趨勢不變,2026年綜所稅各項免稅額及扣除額的調升將為受薪階層帶來實質減稅效果,尤其對中低收入家庭及多口之家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