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近日拍板明年度總預算案,其中,癌症新藥基金挹注50億元,和今年相同,不過就有病友擔心,未見成長會影響藥品納入給付速度,怕領不到藥,對此,健保署表示,2025年編有50億的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預算,藥基金今年預估約支用20億元,剩餘未用部分加上明年新編的50億元,預估仍有70億至80億元可用。

明年是成立癌藥基金的第2年,賴政府過去承諾癌藥基金會在3年內逐步達到百億規模,不過明年行政院編列挹注50億元,和今年規模相同,病友團體憂心,因為明年額度也要扣掉今年已給付新藥的費用,預計可再納新藥的空間將受限,恐影響病友用藥速度。

現正最夯:823罷免「對本土陣營敲響警鐘」 王婉諭:民主不是撕裂社會的工具

對此,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健保癌症新藥收載前,均會透過醫療科技評估及專家會議,接軌國際指引,並積極議價為癌症新藥基金看緊荷包的每一分錢,且新預算會疊加前一年未用完的部分,逐步累積達百億規模。

以實際狀況而言,2025年全年預估約會支用20億,剩下預算會留在癌藥基金中,加上2026年持續編列50億預算,預估仍會約有70~80億預算可供未來癌症新藥的收載,新預算會疊加前一年未用完的部分,逐步累積達百億規模。

另外,健保署已於2025年2月25日公告「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作業原則」,以利相關單位依循,在暫時性支付期間,經蒐集相關資料後,再提報藥品共同擬訂會議決定是否納入常規健保給付,再搭配前瞻式預算機制,編列足夠總額新藥預算,以提升癌症新藥可及性及減輕民眾癌症治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