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八十週年,對中共而言,不僅是歷史紀念,更是向世界展示軍事實力與國家地位的絕佳時機。九三閱兵再次聚焦全球目光,導彈、戰機、無人機依序登場,「硬實力」如鋼鐵儀仗隊般隆重登場。鏡頭同樣聚焦在受閱將領身上——這些軍中面孔,原應象徵「強軍夢」下的榮光與威儀。中共文宣鋪陳,安排他們接受媒體訪談,打造一支紀律嚴明、忠誠無虞的現代軍隊形象。

但閱兵隊伍的整齊劃一,掩蓋不了體制內部的潰爛與裂縫。近年來,軍中「打貪清洗」風聲鶴唳,許多曾在閱兵場上風光無限的將星,一個個成為審判對象。閱兵,已不再是榮耀的象徵,而愈來愈像是墜落的前哨。

全站首選:沈玉琳首揭罹癌始末!愛妻「關鍵決定」救他一命

將星墜落,閱兵成了照妖鏡

閱兵原是將領仕途的高光時刻,但在中共的權力結構中,卻時常成為命運反轉的分水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房峰輝。2009年國慶閱兵,他以總指揮之尊站在權力巔峰,象徵著軍隊改革與現代化的方向指標。但不到十年,便因貪腐被捕,最終判處無期徒刑,從「國之重器」墜為階下囚。

李漢軍的案例更具諷刺意味。作為海軍參謀長,他兩度參與閱兵,曾是軍改工程的門面人物。2025年卻因「嚴重違紀違法」遭全面清洗,人大代表資格遭撤銷,從閱兵明星轉眼成為體制反噬的祭品。

其他閱兵總指揮亦難逃類似命運。宋普選主持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後,被譽為後勤大將,2017年卻因醜聞仕途中斷;2019年國慶閱兵由乙曉光執掌全局,數年後亦傳出遭「雙規」,身陷反腐風暴。

閱兵,表面上是將領們的封神舞台,實則在歷史回望中,逐漸演變為制度照妖鏡。那些曾經意氣風發走過長安街的將星,最終被記住的,往往不再是挺拔軍姿,而是囚籠、鐐銬與審判。

後勤黑洞:軍中腐敗的深層戰線

閱兵不僅是戰力展示,更依賴龐大的後勤體系。自2023年起,中共軍工系統接連爆雷,從高階將領到承包商紛紛被查,顯示這場「清洗」早已滲透軍事產業鏈深處。

谷俊山,前總後勤部副部長,堪稱「軍產帝國」的象徵人物。其名下擁有大量軍地企業與豪華資產,成為軍中貪腐的代名詞,最終被判死緩。王守業,前海軍副司令,涉案金額高達1.6億元人民幣,醜聞涉及情婦數十人,亦多次參與閱兵與軍事動員。如今,這些曾主掌後勤核心的將領,已然成為醜聞資料中的「標準教材」。

閃耀光環背後,是一場制度崩解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那些雖未領軍總指揮閱兵現場,卻操控其背後規劃的高階軍政人物,也在近年相繼倒下:
魏鳳和李尚福:國防部前部長,分別在中共軍事外交中扮演門面角色;
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掌握軍中意識形態與紀律;
何衛東:中央軍委副主席,2025年被免職,成為習近平時代最具震撼性的軍中落馬案例。
目前中央軍委七人班子中已有三人遭清洗。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夕的高層慶祝大會,更罕見地傳出多位將領「集體缺席」。這種異常,足以令人警醒。

即便這些將領未現身閱兵台,其權力與決策卻深度影響閱兵計畫與執行。當他們一一被「清理」,閱兵的本質,也從儀式轉為控權工具,其「榮耀」色彩逐步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制度信任的崩塌。

閱兵:從崛起象徵到墮落預警

閱兵,曾是中國崛起的視覺盛典,是中共「國族敘事」的高潮場景;但如今,它正逐步演變為政治風暴的預警指標。將領一登場,未必代表榮耀,反倒更像是即將被整肅的名單預演。

當軍隊成為忠誠表態的舞台,閱兵就不再是戰力象徵,而是升遷與清洗的雙面劇場。排練得天衣無縫的步伐,愈整齊,愈顯虛假;軍紀口號喊得越響,制度失靈也就越深。

結語:榮光的殘影,軍心的裂痕

習近平執政期間兩度親自主持大閱兵,試圖以儀式展現「強軍強國」的敘事。但真實的軍隊圖景,早已被密集的軍中落馬潮揭穿。

據統計,已有逾百位將領非死於戰場,而是鋃鐺入獄、調查或自殺。他們的命運,撕裂了閱兵的美學幻象,也暴露出制度信任的瓦解與治理正當性的危機。

閱兵隊形再整齊,也掩不住軍心動盪;紅旗下的軍容再整肅,也遮不住體制腐蝕的裂縫。

中共還會一再舉行閱兵來展示國力,但值得關注的不再是武器的數量與隊伍的步伐,而是:這支軍隊,是否還有制度重建與自我修復的能力?否則,閱兵只會淪為一場場虛構的幻景,在權力的殿堂上反覆排演自己的脆弱與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