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823兩場大罷免順利過關後,國民黨居然陷入「誰該承擔」的矯情戲碼。照理說,政黨在獲得勝利後,原有的主席應可鞏固強而有力的領導,但藍營展現出來的卻只有推諉、閃躲和算計。
台中市長盧秀燕像個影子,面對主席呼聲一再閃避,寧可裝沒事繼續「專心市政」;而朱立倫更是「塑膠花版」領袖,看起來端莊體面,實際卻毫無生氣,永遠只會在關鍵時刻退縮、裝清高。
全站首選:綠營罷免重挫找戰犯 王鴻薇:除了柯建銘、更點名這幾位該辭立委
盧秀燕的「拒戰選擇」
盧秀燕的表態,沒有模糊空間,乾脆拒戰。問題在於,當全黨需要領袖時,她卻選擇袖手旁觀,留在地方安穩經營。這固然保住了她的市長位置,但也坐實了她「不願承擔大局」的形象。表面上是謙遜退讓,實際上卻是一種政治自保——藍營最需要戰將之時,她卻選擇退居安全區。
朱立倫的「塑膠花矯情」
朱立倫的矯情早已是藍營的笑柄。2016年「不選—被拱—再選」的鬧劇,已經把國民黨臉丟光一次,如今他又繼續複製同樣的劇本。朱立倫像一盆擺設用的塑膠花,看起來體面、不會凋謝,但永遠沒有生命力。他最擅長的就是推託和算計,卻從不懂真正的承擔。
黃國昌的「假想救火隊」
諷刺的是,當國民黨菁英們個個縮手縮腳,真正敢衝、敢拚的,反而是黨外的黃國昌。雖然他不是國民黨的人,但他的行動力與政治嗅覺,比起這些藍營大老更像一個領袖。既然國民黨的正牌領導人只會互相推託、演算計遊戲,那乾脆就讓黃國昌來接黨主席,至少他會把戰場當戰場,而不是當作一場「比誰先躲起來」的遊戲。

沒有領袖,只有逃兵
國民黨最大問題就是沒有領袖,只有逃兵。盧秀燕像影子,朱立倫像塑膠花,其他高層則像是一群躲在暗處的算盤,永遠只會計算輸贏,卻不敢真正下場拼搏。這樣的國民黨,不只贏不了選舉,更輸掉存在的價值。乾脆算了,這樣的國民黨,不如改名叫「逃兵俱樂部」。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亟欲交棒,盧秀燕婉拒,不如由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左)出任。 圖:張良一 / 攝(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