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有關將早產嬰兒腎臟移植給成年人的醫學報告引發國際爭議,對器官來源與倫理制度的質疑不斷升高。台灣大學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台灣在器官捐贈的規範與倫理制度上行之有年,對病人權益的保障極為嚴格,直言「強國的事」不會在台灣發生。

歌手TANK(呂建忠)於2024年11月在中國接受心肝聯合移植,過程因涉及器官來源不明與程序透明度不足而引發外界質疑。除了醫界人士將相關手術撰寫成論文卻未揭露捐贈來源外,一段中國醫師公開稱讚「嬰兒腎」應用性的影片在網路流傳,更使輿論風向轉趨質疑。

吳明賢指出,台灣在亞洲是最早建立器官移植制度的地區之一,不僅完成過亞洲首例心臟與腎臟移植手術,長期以來也遵循法規與倫理審查標準,制度健全,未曾出現與器官來源相關的重大爭議。

台灣的器官移植經驗不僅在國內建立完整制度,也受到國際關注。吳明賢說明,台大醫院的移植團隊曾前往越南與印尼,協助進行當地首例多項器官移植手術,並同時提供法規與倫理架構的實務經驗。

他進一步指出,醫療專業除了仰賴技術,更須仰賴倫理制度的支撐,尤其在器官移植領域,必須兼顧法律與病人權益。據他說明,台大醫院所有與移植相關的研究與計畫,均須通過倫理審查,並與法律界保持密切溝通。

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表示,器官移植的正當性建立在捐贈來源的清晰與合法性上,若無法明確確認來源,恐使制度淪為商業化操作。他指出,部分國家在推動移植時出現未經規範處理的狀況,已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陳益祥補充指出,雖然雙器官移植在醫學上具有發展必要性,但其關鍵在於器官取得的合法性與倫理基礎。針對早產嬰兒器官移植的報告,他認為目前對死亡判定與安寧撤管條件尚未有明確共識,相關操作仍處於模糊地帶。

他強調,醫療發展常常領先於法律建置,因此科技與法制端需持續同步調整。以台灣推動捐血的經驗為例,過去也曾遭遇民眾意願不高,但透過長期倡議已逐步轉變成國際典範。他認為,器官捐贈也需時間醞釀社會共識,讓更多人願意將生命的延續留給下一位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