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全球對等關稅,造成全球經濟局勢劇烈波動,台灣也受到劇烈影響,雖暫緩90天關稅,不過,未來恐衝擊製藥成本,影響我國購買必要藥物。對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6)日表示,目前健保有收載美國的進口藥物有176項,其中更有72項被列為必要藥物清單,屬於專利期內的藥物,替代性很低。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是否會影響台灣藥品,衛福部「藥品醫材供應」專案報告指出,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目前輸入藥品的許可證製造廠中,美國有214張,在專利期內的可替代性低的藥物有60項。醫材部分,美國進口的醫材中,難被替代的有3項,算是極少用到,但也很難被替代。
石崇良說,健保收載的藥物部分,美國進口藥物共有176項,其中72項在必要藥品清單,24項為抗腫瘤、免疫相關藥物,還有感染相關用藥與血液相關藥物各18項。石崇良提及健保收載的藥物高達83%是我國製造,而進口藥物最多的是來自歐洲的藥廠,美國進口的算是少數。
不過,美國進口的藥物最多的是抗腫瘤藥物,但使用頻率不高,但也較難替代它。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目前藥物跟醫材沒有聽到任何短缺狀況,未來也會持續監控生產端與進口端,避免出現搶貨、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