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川普總統與哈佛大學之間的對抗升級,外界普遍擔憂這場衝突將對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造成嚴重衝擊,不僅可能削弱地方經濟命脈,更恐動搖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領導地位。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從波士頓、奧斯汀到矽谷和西雅圖,全美最具創新力的城市多半圍繞著精英大學而興起。這些學府不僅推動科學突破,還培養出大量高技術人才,支撐人工智慧、生技、製藥、資訊科技等高端產業。然而,川普政府近期針對大學的強硬政策,包括削減聯邦研究資金、打壓國際學生,正引發各界譁然。
布魯金斯都市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克·穆羅警告:「這是美國高價值產業經濟地理的根基。」他認為,對研究型大學的壓制將重創美國的產業政策與創新生態。

哈佛大學本週率先公開反擊川普政府的改革要求,表明將捍衛學術自主與營運模式。波士頓市長吳美雪也公開表示,川普政策威脅的不僅是當下,更是整個社區的未來發展。她直言,這場對抗攸關地方「生存的賭注」。
據分析,儘管川普在 2024 年大選於部分經濟發達地區有所斬獲,但這些地區多半仍壓倒性支持其對手,顯示川普此舉可能主要影響已對他存有敵意的選區。然而,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攻擊這些大學也等同削弱地方經濟與人才庫,最終反噬整體國家競爭力。
川普政府已著手調查與凍結七所頂尖學府的聯邦補助,理由包括校園抗議活動、招生政策、與移民執法的合作程度,以及跨性別運動員的參賽規則等。部分學校如哥倫比亞大學選擇配合,但也有普林斯頓等校表態將堅持反抗。

根據布魯金斯研究,儘管全美僅有 1.5% 的縣擁有主要研究型大學,這些地區卻創造了全國約 35% 的經濟總產出。穆羅指出,這些學術與科技生態系統是在過去數十年逐步建立,如今面臨川普政府的多重威脅,「這可能是美國戰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的瓦解起點。」
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地方商業領袖紛紛響應反對削資行動。當地商會會長扎克·布蘭登強調,從 Epic 等科技公司到醫療創新機構,許多企業的根基都來自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成果與人才供應。
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近期宣布縮減大學間接費用補助的政策也引爆學界反彈。此類補助向來支撐著學術研究的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源。雖然馬里蘭州法院已暫時阻止該變革,但隨著最高法院多數由保守派主導,未來裁決仍具不確定性。

國際學生政策亦成為焦點。學者指出,美國若繼續驅逐對中東政策持批評態度的外籍學生,將削弱其全球人才吸引力。學者馬丁·肯尼直言:「如果你是印度或中國的聰明學生,你會問:我為什麼還要選擇美國?」
隨著川普施政再度強化意識形態色彩,聯邦對大學的科學研究投資不僅遭到削減,也可能動搖產業與社區的長期信心。波士頓市長吳美雪已組織 45 位地方官員共同提起訴訟,試圖阻止 NIH 資金削減。她強調:「這與過去不同,這是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系統性攻擊。」
川普政府未對相關質疑做出正式回應,但各界擔憂,若攻勢持續,美國在全球科技創新的地位恐將不保。

隨著川普總統與哈佛大學之間的對抗升級,外界普遍擔憂這場衝突將對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造成嚴重衝擊,不僅可能削弱地方經濟命脈,更恐動搖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領導地位。 圖:翻攝自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