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發生在黃岩島(菲稱Scarborough Shoal),因追逐攔截菲律賓巡邏艦,而導致中國海軍052D型(Luyang Ⅲ-class)飛彈驅逐艦「桂林號(舷號164)」與中國海警局「3104」船相撞意外。中國海警局「3104」船船首嚴重受損。菲律賓方面發布影片,顯示中國船隻試圖阻撓其補給任務卻自相碰撞,菲律賓巡邏艦成功避險並展現專業航海技術。

事件經過10餘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許瑞麟(Collin Koh)在新加坡媒體《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Asia,CNA)撰文分析,直言此事件對中國造成重大「面子損失」,暴露其海軍與海警協調不足及操作失誤的弱點。許瑞麟指出,中國試圖以「鉗形戰術」攔截菲律賓船隻,但菲律賓巡邏艦靈活機動,使中國船隻誤判而相撞,凸顯其戰術執行不力。許瑞麟認為,中國不會因此次失誤退縮,反而可能為挽回顏面,加大在黃岩島等爭議區域的軍事行動,特別針對菲律賓的補給任務,以向國內外展示強硬立場。許瑞麟預測,北京可能強化海軍與海警的協調,並提升海警船隻質量,以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精選報導:楊宏基觀點》是新武器而非新神器!不必過於「神化」Altius-600M 國軍應誠實面對這些問題

許瑞麟強調,菲律賓的「透明策略」有效揭露中國的挑釁行為,透過及時公開影片打破北京的慣常說辭,使其「合法執法」論述難以立足。但也警告,隨著中菲對峙加劇,未來衝突風險上升,可能導致誤判或意外開火,亟需政治解決方案及海上行為準則以降低緊張局勢。許瑞麟建議,相關國家應提升海上專業能力,作為和平與衝突間的「防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