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艱難世道當中,事情並不總是按照己意在進行。而且習近平所提出的「中國夢」口號即使說能夠實現,但也無法保證他的「全盛時代」能夠持續下去。
一、十年前的中國十大富豪榜,已有一半跌落
例如,10年前的2015年中國十大富豪有一半人物已經落馬(資料來源是美國經濟雜誌《富比士》於同年10月所發布的《2015福布斯(Forbes)中國400富豪排行榜》)。
在這些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當中,首屈一指的王健林已經失勢,其《萬達帝國》已經崩潰。
排名第二的馬雲被趕出了管理的第一線,阿里巴巴被分割成六個。馬雲於2月17日在習近平主持的民營企業圓桌會上是久違地首次露面。
而名列第五的王文銀,則是像倒栽葱一般地正朝著「正威帝國」崩塌的道路前進。
排名第八的許家印本來被尊稱為“廣州皇帝”,但在新冠疫情期間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恆大帝國”被瓜分為八個,他本人也被捕。他旗下曾兩度奪得亞洲冠軍的足球隊也於今年一月解散。
排名第十的丁磊於去年秋天之前悄悄地退出了管理階層。
這樣看來,在十年前極其繁華的前十名,現在有一半已經消失了。在日本,像軟銀執行長孫正義和優衣庫(Uniqlo)執行長柳井正等大多數的「10年前的富人」幾乎都還健在。這說明了中國社會是一個高風險的社會。
二、世界銅王
而在今年春分(大約是3-月20日至22日)的時節裡,中國國內流傳著一個傳言,那就是:排名第五的正威集團,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恆大集團。
該公司的創辦人王文銀是一位刻苦奮鬥而成功的人,被稱為「世界銅王」。他於1968年3月出生於中國安徽省的安慶市。 1989年,也就是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的那一年,他進入南京大學的天文系學習。 1993年畢業後,他就職於上海的一家公司。
兩年後的1995年,他在毗鄰香港的經濟特區深圳成立了深圳市攜威電線製品廠,生產電線和電源。隨後,在中國經濟成長的推動之下,工廠不斷擴大,而於1999年更名為正威國際集團,經營《包括銅線在內的所有銅產品》。
2003年,當SARS襲擊中國時,該公司將經濟衰退視為是一個機遇,而開始陸續收購中國各地的銅礦。 2008年,當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雷曼兄弟衝擊)發生時,他也同樣將這個危機視為是機遇,而在日內瓦、美國、新加坡三個地方設立了海外總部。該公司就對海外的競爭對手展開了引人注目的收購。
在2021年的時候,該公司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控制著全球約10%的銅礦,因而贏得了「世界銅王」的稱號。「正威帝國」已發展成為年銷售額達15兆日圓、員工3萬人的大型企業。
王先生被稱為“光頭老板”,憑藉其獨特的外表,他在全球銅業的業界上大放異彩。他與許永正頗有幾分相似之處,許永正因為有著日本商界所沒有的風采,而在日本被譽為「泡沫皇帝」。
三、會成為「第二個恒大」嗎?
2017年,王文銀結識了有「廣州皇帝」之稱的恆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兩人一拍即合。本來,各國的銅產業界都與房地產業界有著深厚的連結。
於是正威決定向恆大提供1,30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貸款。這就使得兩家公司處於搭乘同一條船的境地。
但是,眾所周知,中國房地產第一大企業恆大集團,因為《三年新冠疫情》、《過度擴張》以及《中國政府緊縮房地產的政策》,突然倒下。 2023年9月,許家印本人也被當局加以拘留。
雪上加霜的是,正威公司與貴州省的貴陽銀行之間爆發了訴訟。 2021年6月,貴陽銀行對正威提起訴訟,指控該銀行未能償還為期三年的16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在訴訟期間,正威集團的管理不善和粉飾行為被曝光。貴陽銀行也在去年12月全面贏得了這場訴訟。
因此,王文銀於去年1月辭去了正威集團的管理職務。但目前有傳言說:這家巨大的公司可能成為「第二個恒大」。無論如何,正威集團假如破產的話,對於正在努力實現「V型復甦」的中國經濟一定會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