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初宣布大規模對等關稅政策,針對中國商品祭出高達 145% 關稅,並對其他國家依據貿易順差程度實施不同幅度的關稅。此舉不僅引發各國反彈,更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美股在短短一週內出現創紀錄的暴跌與暴漲,台股也經歷史上最大單日跌點與漲點,市場情緒已明顯進入高度恐慌狀態。

被視為安全資產的美國國債此時卻意外出現流動性緊縮問題。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一週內飆升逾 50 個基點,創下 20 多年來單週最大升幅;30 年期長債的買賣價差亦逼近 1 個基點,為 2023 年初以來罕見,顯示市場對美債需求轉弱,信心動搖。標普500 指數雖在週末反彈超過 5%,但分析師普遍認為,這更像是技術性修正,無法掩蓋市場深層焦慮。

瑞銀集團(UBS)首席策略師巴韋賈(Bhanu Baweja)警告:「我們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的無風險利率,若其出現波動,將顛覆整個市場秩序。」他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與激進外交立場正削弱全球對美元和美國經濟治理的信任基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亦發表評論稱:「高關稅不僅會推高通膨,更會打亂供應鏈、抑制企業投資,最終將把全球經濟拖入泥淖。」

瑞銀集團(UBS)首席策略師巴韋賈(Bhanu Baweja)警告:「我們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的無風險利率,若其出現波動,將顛覆整個市場秩序。」 圖:擷自X帳號@CNBCTV18News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美債與美元竟同時走弱,這種同步下跌的現象過去僅出現在新興市場危機期間,極不尋常。美元指數本週跌破100關卡,歐元兌美元、日圓等避險貨幣相對升值,凸顯國際資金正加速撤離美國市場。同時,比特幣等虛擬資產也在避險買盤帶動下回升,顯示投資人對傳統資產的避險能力產生疑慮。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亦發表評論稱:「高關稅不僅會推高通膨,更會打亂供應鏈、抑制企業投資,最終將把全球經濟拖入泥淖。」 圖:擷自X帳號@HuffPost

在市場劇烈震盪下,美國財政部與海關部門於11日深夜緊急公布20項「關稅豁免」產品清單,包括手機、筆電、螢幕、半導體設備與伺服器等高科技核心項目。Wedbush 證券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直言:「這是本週末聽到的最好消息。蘋果、輝達、微軟等終於可以暫時鬆一口氣。」該公告也被視為川普政府對科技與消費壓力的讓步。

然而,分析人士警告,儘管川普當局展現政策調整的彈性,但若核心對抗態勢不變,市場恐將持續動盪。高盛集團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倘若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課徵超過 125% 關稅,美中貿易將陷入近乎停滯狀態,恐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構、物價全面上漲,並可能點燃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總體來看,川普的關稅政策旨在重塑美國經濟秩序與貿易優勢,但短期內已造成市場信心崩盤。若美國資產再度被質疑其穩定性與避險價值,其對全球經濟領導地位的影響恐怕將遠超想像。市場接下來將密切關注白宮與聯準會的應對措施,以及各國是否聯手反制。

Wedbush 證券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直言:「這是本週末聽到的最好消息。蘋果、輝達、微軟等終於可以暫時鬆一口氣。」該公告也被視為川普政府對科技與消費壓力的讓步。   圖:擷自X帳號@Dives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