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年來高舉「美國優先」旗幟,不但退出多項國際協定,對聯合國與多邊機制態度冷淡,導致美國在全球舞台上的影響力逐漸下滑。據外媒報導,與此同時,中國正在趁勢填補這一真空,悄悄在聯合國及亞洲地區擴展其話語權與影響力。
《POLITICO》報導,儘管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上高調發言,主導以「全球毒品問題」為題的活動,吸引超過 120國參與,但在場外,中國外交官正默默在聯合國會議室中影響規則與決策方向。過去一年,美國陸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中止對巴勒斯坦援助機構的資助。這些舉措儼然是美國對多邊主義體系的切割。
反觀中國,透過聯合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強調「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等理念,並試圖將這類語彙納入聯合國文件與決議中。儘管部分西方外交人員認為這只是「政治宣傳」,但從長遠來看,中國正企圖透過聯合國重新塑造國際發展的價值觀與方向。

在財政方面,中國已是聯合國第二大資金來源國,並利用其財務槓桿影響預算分配,尤其針對人權相關的工作項目。儘管美歐國家過去成功擋下中國對相關預算的削減,但隨著美方本身也力主縮減預算,北京的話語權只會進一步上升。
《紐約時報》指出,川普上任初期便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錯失鞏固亞太領導地位的機會。而中國如今已成為亞洲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報導以越南為例指出,約三分之一的出口仰賴美國市場,一旦遭到高額關稅制裁,恐引發經濟危機;其他如斯里蘭卡、孟加拉、台灣、印尼等也面臨類似困境。在美國與北京之間搖擺的國家,未來恐需在經濟生存與外交自主之間做出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