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政府與國會對國民黨主導的台灣國防預算削減及其親中政策發出連串警告,凸顯台海安全局勢的緊張與華府對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殷切期待。這些批評不僅反映美國對台灣作為第一島鏈關鍵角色的戰略重視,也揭示國民黨政策引發的國際信任危機,對台灣的國安與美台關係構成深遠挑戰。

2025年3月,美國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在國會聽證會上直指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削減國防預算是「玩危險遊戲」,警告此舉向國際社會傳遞錯誤訊號。獨立參議員金恩(Angus King)更質疑,國民黨的作為讓美國民眾懷疑台灣是否具備自我防衛的決心,甚至動搖美國承擔協防台灣的意願。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則表達「深感不安」,強調台灣應效法南韓,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3%,以展現抗衡中國威脅的決心。這些公開批評顯示,國民黨的預算削減已成為美方兩黨關注的焦點,削弱了台灣在華府的戰略信賴。

國民黨的親中立場進一步加劇美方疑慮。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曾宣稱「台海是中國內海」,並批評美國對國際海域的主張,此類論述引發美國與台灣社會強烈反彈,被視為「挺中打美」的象徵。美國智庫多次約見國民黨立委,試圖了解預算削減的動機及其對台海安全的影響,但據報導,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竟要求立委「封口」,拒絕與美方智庫對話。此舉不僅反映國民黨對美國壓力的敏感,也暴露其在國際溝通上的被動與尷尬,進一步損害其在華府的公信力。

國民黨主導的國防預算削減與親中政策,對台灣安全構成雙重威脅。一方面,預算削減直接衝擊台灣的國防現代化,如潛艦計畫、無人機研發與海岸防衛能力,削弱了對中國軍事威脅的應對能力。另一方面,親中論述與對美方質疑的消極回應,讓美國質疑台灣是否願意承擔自我防衛的責任,進而影響美台軍事合作與美國對台協防的承諾。當前中國軍事活動頻繁,台灣作為印太地區的戰略前哨,其國防預算與政策立場直接影響區域穩定。國民黨的作為若持續引發美方疑慮,可能導致台灣在國際支持上的孤立。

美國對國民黨親中政策與國防預算削減的警告,凸顯台灣在台海安全與美台關係中的關鍵時刻。國民黨需正視其政策對國際信任的衝擊,重新審視國防預算與對中立場,以實際行動證明對台灣安全的承諾。唯有展現堅定的自我防衛決心,台灣才能鞏固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確保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站穩腳跟,為長遠的和平與安全奠定基礎。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