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民黨長期威權戒嚴統治,使得中國大一統史觀仍持續壟罩在台灣上空。為此,辜寬敏基金會今(15)日發表《2025國家不正常關鍵報告》,揭露台灣當前諸多國家不正常行徑。台灣國際法學者也是台灣安保協會理事宋承恩表示,國際近年持續澄清「台灣不屬於中國」。其中包括美國美國在台協會(AIT)、德國外長、歐盟、都反對中國利用錯誤歷史文件,來扭曲台灣是中國的主張,更反對片面使用武力改變台海現況,且多國國會也接連通過決議,譴責中國阻擋台灣國際參與。

台灣永社理事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羅承宗在記者會中直言,2025 年的台灣「比 2024 年更不正常」,許多荒謬弔詭的現象仍不斷發生,讓台灣人為國家正常化所付出的努力,反而出現逆轉。

全站首選:準「風神」颱風來勢洶洶!氣象專家分析3模式預報:共伴幾乎無法避免

高雄科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羅承宗。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羅承宗:「光復節」是國民黨占領台灣的日子 也是228 事件的歷史起點

羅承宗指出,今年 10 月起台灣民眾獲得額外的假期,但多數人卻不清楚這些假期究竟在紀念什麼。他強調,這顯示台灣社會對於國家定位依舊缺乏共識。他提到,台灣在國際場合上至今無法以清楚的國名自稱:究竟是「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還是「中華台北」?

他特別點名,10 月 25 日的「台灣光復節」其實是中國國民黨占領台灣的日子,也是導致 228 事件的歷史起點。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那天並非「光復」,而是另一場「再淪陷」。然而,在藍白聯手的國會主導下,這一天卻被硬生生設為法定紀念日,顯示黨國威權體制的幽靈再度復活。

現正最夯:北車性侵影像外流!網友批媒體「A片式馬賽克」報導 台鐵澄清:非本公司監視畫面

他沉痛指出,2025 年的台灣比去年更加不正常,許多制度與現象不僅荒唐,更加深社會矛盾。他也提醒國人,唯有以「台灣」為名,建立自主、獨立且有尊嚴的國家,才能真正完成國家正常化。他強調,唯有正視並痛切體會當前的「不正常」狀態,台灣人才能避免陷入麻痺,並更積極地行動,推動真正的改變。

宋承恩:2025台灣面臨全方位威脅

台灣國際法學者也是台灣安保協會理事宋承恩表示,雖然國際持續澄清台灣不屬於中國,但國內部分以「中華民國才是中國」等說辭否定台灣主權,甚至迎合中共脅迫,將台海緊張歸咎於「台獨」。當國際社會普遍認定中國才是破壞和平的元凶,這些言論卻削弱台灣的防衛意志,加劇疑美論與疑台論。更嚴重的是,明知中共洗輿論與操作認知戰影響台灣選舉,不但放任不管,污衊警示中共滲透與介選的意見領袖,到了面臨全面紅統化的危機才來示警。外交部長林佳龍則重申,《舊金山和約》才是戰後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而台灣透過民主化與直選,已建立由人民自主決定的合法政府,確立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的現狀。

宋承恩警告,2025 年台灣正面臨軍事、外交、政治與認知戰的全方位威脅,唯有堅守主權、整合社會力量,才能在中國滲透與極化危機下守護台灣的民主與安全。

台教會長薛化元。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片)

薛化元:歷史「失憶」和資訊的偏誤是國家不正常主要困境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政大台灣史研究所及歷史學系合聘教授薛化元對此指出,台灣長期陷於「國家不正常」的困境,主要來自兩大脈絡:其一是歷史的「失憶」,其二是教育與社會化過程中資訊的缺乏與偏差。正如研討會所討論的路名案例,許多原本承載在地歷史的地名,被政治操作轉化為「大中國」色彩或與威權人物掛鉤,長期下來社會習以為常。然而,事實上改名並非全然困難,例如「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大中至正」牌樓改為「自由廣場」,都能順利推動。這說明改革雖有阻力,但若能優先推動與在地連結或國家正常化相關的名稱,仍可累積可觀成果。

除此之外,薛化元也提到,資訊不足更是國家正常化的重要阻礙。戰後台灣地位的國際法依據,直到 2006 年課本才首次提及《舊金山和約》,但社會大眾卻長期被誤導,以「開羅宣言」或「波茨坦宣言」作為合法依據,導致認識偏差難以扭轉。甚至「轉型正義」也被曲解為撕裂族群,然而史實顯示白色恐怖中外省人受害比例更高,還原真相、平反冤屈本應是全民共識。

薛化元強調,唯有持續推動資訊公開與教育澄清,才能避免「假的說久就變真的」,讓台灣社會真正朝向自由、民主、人權的正常國家邁進。

辜寬敏基金會副董事長林宜正出席《2025國家不正常關鍵報告》。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受國民黨長期威權戒嚴統治,使得中國大一統史觀仍持續壟罩在台灣上空。為此,辜寬敏基金會將於15日發表《2025國家不正常關鍵報告》,揭露台灣當前諸多國家不正常行徑。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東吳大學兼任講師王鼎棫。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