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日對於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可能觸發集體自衛調整的答詢反應激烈,中國駐日本大使館10日在社群平台批評高市「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對此,《日本經濟新聞》今(25)日指出,日中兩國對「一個中國」的解讀存在分歧。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如果中國武力入侵台灣,《日中聯合公報》的前提就會崩潰」。
報導指出,中國聲稱日本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根據的是1972年的《日中聯合公報》,然而這份文件卻故意留下一些模糊地帶,而非明確表述「承認」。
《日中聯合公報》公報第二條指出,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而第三條概述了中國與台灣的關係。中國聲明「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方表示將「充分理解並尊重」這一立場。隨後,日方繼續表示「我們將根據《波茨坦公告》第八條堅定地維護我們的立場」。
日本在第三條中究竟承諾了什麼?當時參與對中談判的外交官的證詞記錄在栗山昭一(時任外務省條約課課長,後任外務副大臣)2010年出版的《外交證詞:沖繩歸還、日中關係正常化與日美「秘密協議」》(岩波書店)一書中寫道:日本政府最初向中方提交的草案僅包含「充分理解並尊重」的表述。與「承認」不同,「理解」和「尊重」在外交脈絡中被認為是沒有意義的詞彙。
栗山提出了《波茨坦宣言》第八條的措詞,允許日本採取一種模糊的立場,既不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也不否認台灣的存在。日本在「理解並尊重」中國「一個中國」原則立場的同時,選擇與台灣保持關係,這項做法已持續了50多年。
日本與中國談判建交時,當時日本政府的立場可以概括如下:不會反對中國未來統一台灣,但前提是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日本政府內部也有人認為,「如果中國武力入侵台灣,《日中聯合公報》的前提就會崩潰」。
報導指出,近期,包括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內的中國方面,就「一個中國」問題發表的言論中,都聲稱日本承認《日中聯合公報》中的這一原則。這也暴露出中國試圖在國際上傳播其對「一個中國」的解讀,並在資訊戰中佔據對日優勢。
然而,日本當時在談判《日中聯合公報》時並未直接承認「一個中國」,而是採取了模棱兩可的立場,認為台灣問題最終會和平解決。在某種程度上,歷任日本首相都繼承了這種精神,避免對「台灣有事」做出具體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