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積極向民進黨爭取獲提名參選台北市長,並評論現任台北市長蔣萬安是「nice guy」,讓現在的台北市變得被動、消極。國民黨前發言人楊智伃今(25日)則反嗆,吳怡農本人更像 「Bubble Boy」,講話氛圍像泡泡,乍看夢幻繽紛、戳一下就破。

吳怡農昨接受專訪稱,蔣萬安是一個「nice guy」,他對蔣萬安的人格沒有任何意見或批評,但「nice guy」不夠,台北市需要一個為大家解決問題的人,不是一個做4年後希望安全下莊,連任後朝另一個目標邁向的政治人物。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丞琳別哭!你不孤單,台灣人也都很怕你的聲音

楊智伃則認為,台北市在蔣市府帶領的這幾年持續履行承諾,推動:包含交通改革、都更、文化經濟與教育福利全方面的政策實踐,每一項都有明確進度、有具體執行、有法規跟行政判斷。

楊智伃反批,吳怡農4年前、4年後始終如一,拿不出任何具體政策來做評論。以輝達進駐案為例,台北市政府面對新壽解約、重新盤點基地、與企業協商到正式簽約,整個過程蔣萬安與市府團隊展現了策略、負責任的決心與魄力,請問吳怡農有提出任何更具建設性的意見?有端出完整方案? 有展示對市政的理解?完全看不見。

楊智伃更嗆稱,吳怡農其實真的很努力,這點大家都看得見。但問題是,努力不等於內容,努力不代表吳怡農有提出政策。吳怡農長期以來,政治上主打「小英牌」,政策上卻像空心菜一樣一場空,批評別人時沒有具體內容,自己講話更是全憑情緒與氛圍。吳怡農說蔣萬安是「nice guy」,可實際上吳怡農本人更像 「Bubble Boy」講話氛圍像泡泡,乍看夢幻繽紛、戳一下就破。

全站首選:日經: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 若武統聯合公報前提就崩潰

另就吳怡農日前卻向民進黨內開砲稱, 「如果這些操盤手真的這麼會選,大罷免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楊智伃也抨擊,這句話確實說中民進黨與社會脫節的痛點,然而,最諷刺的是,吳怡農自己也從來沒有真正醒悟。

楊智伃表示,回顧大罷免過程,吳怡農還現身罷免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的場子力挺大罷免,當時的吳怡農說:「大罷免這是對所以政治人物的警告。」請問,哪一個吳怡農才是真心的?還是又是只靠感覺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