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方高層只是呼籲國民重拾「犧牲精神」,準備「接受失去孩子的代價」,卻觸動了政界到社交媒體的敏感神經,偏偏政府又正式推出名為《全民有責》的危機應對指南,頓時,對備戰的恐懼不寒而慄。
自從俄羅斯於2022年大規模入侵烏克蘭以來,法國如同其他歐洲國家政府,一直透過增加武器供應支持烏克蘭,但始終堅稱未直接參與衝突,且不斷向輿論強調,隨著莫斯科的野心以及美國的不可預測性,地緣政治局勢正變得日益危險。
當前熱搜:明年春節長達9天 賴清德:醫院診所開診健保給付加成從30%到100%
即使數月以來明顯加強「備戰」宣傳,多數法國人仍無感此類訊息。3月的民調顯示,儘管64%法國人擔心戰爭會蔓延至本土,但許多人覺得戰爭遙不可及,特別是在核威懾的保護下。
因此,當軍方參謀總長曼東(Fabien Mandon)上將18日在法國市長年度會議演講中指出,「如果法國因為不願承受失去孩子的苦痛、亦或是因為優先發展國防建設而無法承受財政壓力,從而退縮而陷入困境,那麼我們將面臨巨大風險」,意識戰爭可能性的焦慮和危言聳聽的譴責,輿論的力量有排山倒海之勢。
將軍毫不含糊地表達了他的觀點,「不幸的是,根據我掌握的信息,俄羅斯堅信其生存敵人是北約,也就是歐洲國家,如今正為2030年之前與歐洲發生衝突做組織、準備」。
曼東在談話中多次提到他所說的風險與策略與法國2025年《國家戰略評估》緊密相關,即法國需「為2027-2030年間歐洲周邊地區可能爆發的高強度衝突做準備」,同時應對本土激增的混合攻擊。
這位法軍最高將領呼籲,「我們擁有所有必要的知識、經濟和人口實力來遏制莫斯科政權進一步冒險。我們所缺乏的,也是你們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地方,是承受苦難、犧牲從而捍衛自身尊嚴的精神力量。」
曼東認為,國家必須恢復「為守護價值而承受痛苦的精神力量」,並準備「接受失去孩子的代價」。
作為參謀長這樣的高級軍官,曼東這番動員心理準備的言論實屬罕見,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認識,尤其是在面對所謂的俄羅斯的威脅時。只是,曼東有關做好「接受失去孩子的準備」比俄羅斯威脅歐洲安全的講話內容更受關注。
「接受失去孩子」被認為非常強烈且帶有情感分量,容易被解讀為呼籲社會為戰爭做心理準備。極左派領袖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就批評曼東不應鼓動戰爭準備,「這不是他的角色去邀請市長或任何人參與沒人決定的戰爭準備」或傳達「心理上要接受犧牲」的訊息,也無權預判因外交失敗導致的犧牲。不屈法蘭西議會黨團認為,這是總統馬克宏在為對俄戰爭「鋪路」。
共產黨國家秘書長魯塞爾(Fabien Roussel)也拒絕戰爭邏輯,他表示,支持國防,但反對令人無法容忍的戰爭煽動性言論。
極右派國民聯盟強調,「唯有國家生存受威脅時,犧牲才具正當性」,佩皮尼昂市長阿里奧(Louis Aliot)同意為國家犧牲,但戰爭必須是正義的,「沒有多少法國人願意為烏克蘭犧牲」。
國防部長沃特蘭(Catherine Vautrin)公開支持曼東,稱參謀總長言論被「出於政治目的而斷章取義」,「不是要把孩子們送上前線」,強調對高強度戰爭的準備,是軍事領導人的「語言」,強調準備與防禦的重要性,「喚醒國民對現實威脅的認知」。政府發言人布雷容(Maud Bregeon)解釋,「孩子」指的是「國家的孩子」,即現役或預備役軍人,而不是所有兒童。
在將軍發表言論四天後,連總統馬克宏都必須表態對參謀總長「完全信任」,並稱其言論「被斷章取義,意在恐嚇民眾」。
「震驚是人之常情。」曼東將軍22日親上電視五台解釋,「當一位軍事權威人士,國防參謀長,向法國市長們描述這種景象時,我才意識到有些人會多擔憂。」
他不後悔,也認為沒有收回自己的言論的必要,「這次的目的是提高公眾意識,做好準備。我們的國家一直能夠應對挑戰,但要應對挑戰,就必須做好準備。」。
中左派「公共廣場」(Place publique)領袖、歐洲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聲援參謀總長,認可法國可能將會有「接受失去孩子的現實」,並表示「曼東在警告法國人需要轉變意識,他提醒軍事裝備並非唯一努力方向,強調國防也關係到民眾的精神力量」。
格魯克斯曼反對左派的蠱惑言論,他指出,所有歐洲安全部門都一致發出警告,未來幾年內俄羅斯可能對歐盟發動襲擊,因此,「對總參謀長的鴕鳥式攻擊,突顯否認現實,以及政界內部根深蒂固的投降心態」,他還抨擊「那些寧願聽信克里姆林宮說辭,也不願聽信法軍總參謀長坦誠言論的偽愛國主義」。
世界報(Le Monde)也指出,曼東的語氣非常嚴厲,強調社會「道德弱點」,特別是對痛苦和犧牲的恐懼。
軍史學者指出,法國人「很難接受」參謀總長的表態,為抵禦入侵以外目標無論是經濟還是傷亡代價的「犧牲」。
安全專家也指出,法國引以為傲的核威懾「並不能抵擋所有威脅」,現代戰爭中的「混合戰」手段如無人機侵擾、破壞基礎設施、網路攻擊、虛假訊息戰等。民眾對「真正戰爭」仍停留在「敵軍入侵本土」的想像。
有鑑於此,為提高民眾的風險意識,法國總理府國防暨國家安全總處(SGDSN)20日正式推出官方的「生存手冊」《全民有責:應對各式風險行動指南》,提供了在危機情況下有效應對的關鍵行動、應對策略和基準,重申致力於將韌性置於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地位,需要人人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