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東海、台海、南海咄咄逼人的舉措,不僅讓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國神經緊繃,就連遠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也不得不高度戒備。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今(15)日稍早發表 1 份報告,提醒該國當局要從烏克蘭等國的經驗記取教訓,發展「非常規威懾能力」(unconventional deterrence),對大國形成「戰略不對稱」(strategic asymmetry),從而阻止它們發起衝突或使衝突升級。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在其官網貼出報告摘要,提醒澳大利亞當局留意一個戰略風險空窗期。該國首批 AUKUS 潛水艇—美國維吉尼亞級潛水艇—要到 2032 年才能交付,而專門建造的 SSN-AUKUS 要到 2040 年代初才能交付。不可能用 2032 年的威懾能力來解決 2027 年的威懾問題。

現正最夯:準「風神」颱風來勢洶洶!氣象專家分析3模式預報:共伴幾乎無法避免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提醒當局,在印太安全方面,不存在與北約第五條相當的條約;而且中國等對手展示的「灰色地帶」能力——旨在削弱聯盟、孤立目標、削弱決心並施加成本——也表明正式的聯盟承諾可能不足。

AUKUS協議的主要參與者為美國、澳洲與英國。 圖:翻攝自前英國首相蘇納克推特(資料照)

該智庫指出,東歐和中東的衝突顯示,規模較小的一方——包括中等強國和非國家行為體——可以對大國形成戰略不對稱,從而阻止它們發起衝突或使衝突升級。正如英國《戰略防禦評估(2025)》最近指出的,烏克蘭正在開創一種新的戰爭方式;英國決策者已經認識到快速適應的必要性,並正在利用特種作戰能力來推動這種適應。

該智庫探討有別於傳統的常規威懾和核威懾概念的「非常規威懾」,這種概念大致符合懲罰威懾或拒絕威懾的邏輯。他們指出,當今的技術——以及後工業資訊時代資訊和影響力行動的新興現實——帶來了新的不對稱性,帶來了創造和運用國家力量軍事和非軍事要素的新途徑,從而帶來了遏制超越匹敵對手武裝侵略的新機制。

全站首選:北車性侵影像外流!網友批媒體「A片式馬賽克」報導 台鐵澄清:非本公司監視畫面

美英澳「AUKUS協議」正受美國防部全面審查。包括前期的出售及後期SSN-AUKUS核動力攻擊潛艦製造等。圖為SSN-AUKUS核動力攻擊潛艦渲染圖。 圖:截自英國政府網站

該智庫探討了相關選項,提出「非常規威懾」的概念,作為特種作戰、網路空間和其他專業能力的組織原則,這些能力可能由國防部和其他機構迅速部署,並最好由一位授權的國家安全顧問直接向內閣國家安全委員會匯報。這份報告也進行了比較分析,顯示志同道合的中等強國已在其軍事戰略中採納了非常規威懾概念,並正在利用這些概念來應對自身的超越匹敵的威脅。

該智庫指出,澳大利亞有辦法填補當今的威懾缺口:只需要打破常規典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