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已超過三年,雖然俄軍在戰爭開始時計劃以「閃電戰」佔領基輔,但目前已經轉變為較為保守的作戰策略,試圖從東部逐漸佔領烏克蘭的領土。有中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俄軍可能沿用近期「匕首」導彈成功破壞烏克蘭地下指揮所的經驗,對其他烏克蘭地堡發動攻擊,甚至不排除以類似的手法,「斬首」躲藏在地堡內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包明說」發布文章表示,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後,烏軍多個地面指揮所陸續遭到俄軍破壞,烏克蘭政界、軍界的高層也逐漸將軍隊的指揮系統轉入地下設施之中,以尋求更有效的保護。「包明說」指出,包含日前遭俄軍毀壞的利沃夫地下指揮所在內,烏克蘭全國可能擁有無數個地下設施,甚至連部分大型工業企業的工廠下也有類似的設施網路,隨時都可以立刻轉型為臨時作戰指揮所。

精選報導:補F-35爬升慢缺陷! 美軍最強非隱形戰機部署日本 與殲-20第一島鏈別苗頭

俄軍提升生產數量的導彈為 Kh-101 、匕首以及伊斯坎德爾三種。圖為掛載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俄軍米格-31 戰機。 圖:翻攝自 科羅廖夫

「包明說」認為,面對可能存在烏克蘭各地的堅固地堡設施,俄軍應該借鑑美國、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成功經驗,使用具有足夠穿透能力的武器進行打擊。「包明說」補充稱,此次俄軍「匕首」導彈打擊的利沃夫地下指揮所,是烏克蘭為澤連斯基準備的多個「藏身處」之一,堅固程度與好萊塢電影中 CIA 指揮所相當,推測此次行動可能是為未來的「斬首」進行演習。

「包明說」表示,雖然俄軍具備斬首澤連斯基的能力,但目前似乎並未表現出執行相關行動的意願,認為俄羅斯可能因「政治原因」,放棄了對澤連斯基的斬首行動。「但如果俄軍高層做出決策並下達命令,俄軍就可能參考情報部門提供的澤連斯基藏身地點,立即發射『匕首』進行襲擊,徹底消滅澤連斯基」。

在烏克蘭2022年被俄國入侵後,北約峰會都會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與會。(資料照片) 圖:翻攝自史托騰伯格推特@jensstoltenberg

然而,部分網友卻對「導彈打擊地堡」計畫的可能性抱持懷疑態度。其中一位網友表示,「匕首」飛行距離可能將近 1000 公里,期間可能導致超過 50 公尺的誤差,「根本不具備精確打擊的能力」。另外一名網友則認為,導彈由於重量的限制,不太可能直接擊穿遠方的地下堅固目標,「俄羅斯只能在取得烏克蘭制空權後,派遣轟炸機飛至指定目標上空,才可能精確地摧毀特定地下目標」。

俄軍空襲烏克蘭空軍基地,出動5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及10枚KH-101巡弋飛彈。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