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 7 月 16 日發文宣布,聯邦政府將不再為加州高鐵計畫提供任何資金,批評該項目為「災難性、嚴重超支的通往虛無的高鐵」,並抨擊加州州長紐森「領導無能」。川普表示,該項目已耗費數千億美元,卻「從未兌現承諾、永遠無法交付」。
自2008年《加州高速鐵路法案》通過以來,這項美國首個高鐵工程一路波折。原計劃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全長逾 800 公里,設計時速超過 320 公里,被視為美國最具雄心的綠色交通計畫。加州高鐵承諾帶動低碳出行,減少碳排放,成為清潔能源運輸的象徵。然而,至今已過 17 年,工程進度依舊遲緩,僅完成部分基礎設施,預計 2030 年前難以通車。
現正最夯:桃園選舉公報夾反罷免文宣 律師:張善政麻煩大了!違選罷法最重3年徒刑
今年 6 月,美國交通部發佈報告,指出加州高鐵存在管理不善、工期延誤等問題,要求州政府於 7 月 11 日前做出回應,否則將取消約 40 億美元的追加撥款。該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已花費 160 億美元,卻「連一條軌道都未鋪設」。
目前施工集中於加州中部「中央谷地」段,路線約 200 公里,涵蓋馬德拉至貝克斯菲爾德。儘管地形平坦,施工條件理想,但工程歷經徵地爭議、環境訴訟及成本飆升等挑戰,導致重大延誤。目前僅有 51 處基礎項目完工,尚未展開軌道鋪設與信號系統建設。

高鐵局數據顯示,整體項目預算已從原估的 330 億美元暴增至近 1,280 億美元,通車時程則一延再延,從原定 2020 年延至「2033年或更晚」。在州議會聽證會中,項目負責人坦言:「我們不是失敗,只是慢得像在逆風中推鋼鐵火車。」
聯邦資金目前約佔該項目三分之一,主要來自《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及《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拜登政府曾於 2023 至 2024 年間再度撥款 30 億美元支持該案,但川普表態再執政將撤回聯邦支持,為項目未來發展投下重大變數。

有環境專家指出,加州高鐵若如期建成,將每年減少約 150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減少 30 萬輛汽車行駛。但如今項目命運未卜,民意也日漸低迷。2025 年初一項民調顯示,逾53%的加州選民對高鐵計畫「失去信心」,僅 28% 相信其最終能完工通車。
分析認為,美國高鐵進展受制於高昂成本、回報周期漫長,以及聯邦與地方在政治與利益上的拉鋸,使得全國難以形成共識。更雪上加霜的是聯邦政府政策朝令夕改,令各方信心受挫。
一位前項目顧問匿名表示,「最令人擔心的不是錢白花了,而是這可能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有人敢提出高鐵建設。」對民眾而言,二十年來聽聞的只是「即將開工」、「即將通車」的承諾,卻始終沒能坐上那趟傳說中的「美國高鐵」。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 7 月 16 日發文宣布,聯邦政府將不再為加州高鐵計畫提供任何資金,批評該項目為「災難性、嚴重超支的通往虛無的高鐵」,並抨擊加州州長紐森「領導無能」。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