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許願者落空,黨指派住持得願

少林寺第30代住持釋永信掌控古剎38年,打造出年收破億的宗教商業體,擁18家企業及706個商標,更持有8成股份擔任集團實際控制人。惟少林寺於7月27日晚間通報稱其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及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
 
網友留言稱「我在寺廟裡許的願(賺錢跟討媳婦),怎麼都由『黨』操控的住持完成了呢?」一語道破少林寺腐敗案的荒謬現實。網友亦諷刺道「可能因為他也許同樣的願,而且他比你虔誠信『黨』,所以提前實現。」許願者空手而得利者有權,佛祖未必聽聞但黨的耳目卻已收割眾願。原為信仰表現的香火錢卻淪為黨國指定住持私用資源。
 

政治黑手滲透,宗教神聖失守

宗教在中國素來是黨國治理工程,在「宗教中國化」框架下一切宗教行為須服從統治需要,因此釋永信多年侵占資產、私德敗壞、掌控寺院如私產,卻因其「姓黨」而毫無制衡。網民推疑其「落馬」或因今年2月與教宗方濟各會面,疑未經報准踩政治紅線所致。蓋因梵蒂岡教廷迄今不願正面承認中共統戰部、國務院國家宗教事務局所轄「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及「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具主教任命、教區劃分權且持續與臺灣維持邦交,故釋永信此舉恐使其備受疑忌。
 
從北京堅持喇嘛轉世應依共黨管理辦法審批到全面掌控天主教「一會一團」及基督教「三自教會」,中國的宗教制度已非自主信仰空間而是政治工程的延伸領域。黨國權力得以塑造神職人員、調度資源進而規訓信徒,觀此可見中國的宗教僅剩官僚邏輯與利益分配,毫無神聖性可言。
 

信仰若無制度保障,神聖終成統治裝飾

釋永信案乃威權邏輯使然,當宗教淪為政治工具信仰即失其神聖。信眾以為供奉神佛實則在為特權者築基鋪路。當政權干預信仰就易衍生特權尋租腐敗,加之媒體自由受控,公民社會更難脫離統治階層把控。
 
在宗教上建立獨立財務稽核機制並讓信眾參與重大決策;在政治上不寄望獨裁階級良知或覺醒,方能讓宗教空間回歸信仰與倫理本位而非任權力與私慾橫行。香火倘持續供養共黨權貴,佛前自無清淨可言。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