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輝達(NVIDIA)、超微(AMD)等低階 AI 晶片銷往中國禁令鬆綁,帶動一票 AI 概念股強勢表態,美國 AI 晶片龍頭市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回顧今年四月關稅戰爆發,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自年初高點修正逾兩成,但市場情緒回穩過後,那斯達克指數不僅收復失土,也大漲 35%,再刷今年來新高價。
凱基投信認為,雖「關稅戰」最壞時間已過,但對企業成本影響程度仍存在變數,相較於中小企業,大型公司因應成本攀升能力相對高,也更有機會成為下一階段的投資方向。
回顧 2000 年後那斯達克市值前十大個股名單,可發現每隔 10年,名單就會大風吹。2005年時,市值前十大包含 Windows 王者微軟(MSFT)、CPU霸主英特爾(INTC)、網路設備之王思科(CSCO)、PC製造大廠戴爾(DELL)、企業軟體霸主甲骨文(ORCL)、通訊晶片領先者高通(QCOM)、網路購物先驅 eBay(EBAY)、搜尋引擎先驅 Yahoo、行動裝置造浪者蘋果(AAPL),以及生技製藥巨頭安進(AMGN)。
然而,過了10年後,科技十巨頭換了 5個,雖搜尋引擎與網路購物持續榜上有名,但產業巨擘已經換人做,加上社群媒體崛起,戴爾、甲骨文、eBay、Yahoo、安進掉出 10名之外,取而代之的是谷歌(GOOGL)、亞馬遜(AMZN)、臉書(META)、康卡斯特(CMCSA)、吉利德科學(GILD)。
進入 2025 年,AI旋風有增無減,市值前十大中,就有五巨頭搭上了 AI 趨勢列車,其中,有兩家是新進榜,包括 AI 晶片設計大廠輝達(NVDA),與客製化 AI 晶片大廠博通(AVGO)。
平衡凱基美國TOP ETF(00980T)研究團隊表示,受惠 AI 供應鏈需求持續暢旺,科技股穩居市場領頭羊。2022 年底 ChatGPT 問世,短短兩年半時間,各種應用已經爭相出現,生成式 AI 也從當紅話題落地成龐大商機,例如 ChatGPT 有效用戶數持續飛快成長,顯示 AI 商機已從上游的雲端服務供應商擴大資本支出、企業擴大投資,擴散到一般民眾終端應用層面。
平衡凱基美國TOP ETF研究團隊表示,面對 AI 趨勢大浪,並非所有科技業者都能乘浪而上,有搶得先機的企業如輝達,其營收、企業規模呈飛躍式成長;反觀昔日的科技霸主英特爾,因在 AI、數據中心、晶圓代工等高速成長市場節節敗退,導致股價承壓、市值連帶受影響。顯示 AI 趨勢快速演變,科技業霸主也可能快速更迭;為避免「今日明星,成了明日黃花」,透過市值進行選股,相對更能掌握企業整體競爭力的變化。
全台首檔被動式平衡型ETF—平衡凱基美國TOP,配置 3成美國中天期公債,控管投資組合的風險,並配置 7成美國股票追求長期投資的資本利得成長,股票部位布局那斯達克指數市值前十大成分股。00980T 將於 7 月 29 日至 8 月 4 日之間展開募集,想參與 AI 趨勢商機又想兼顧平衡風險的投資人,與其追逐個股變化,不妨透過 00980T 用市值選股機制,掌握 AI 贏家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