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基斯坦近期因喀什米爾的恐怖攻擊事件爆發激烈衝突,雙方也多次向對方發起武力打擊,世界各國的民眾也持續關注著南亞局勢的發展方向。雖然印度與巴基斯坦於當地時間 10 日宣布達成停火共識,並計畫於當地時間 12 日展開更進一步的停火談判,但 10 日下午發生的巴基斯坦空軍基地襲擊事件,不僅重新點燃了雙方的衝突情緒,南亞地區的局勢也再次陷入動盪之中。

《騰訊網》國際專欄作者「時談有譯」發布文章指出,雖然美國總統川普與印度、巴基斯坦方面都於當地時間 10 日宣布了全面停火的消息,但印度空軍卻在停火協議生效前的數小時突然發起襲擊行動,打擊巴基斯坦信德省內的一座空軍基地。相關襲擊行動也導致部署在該基地內的「梟龍」戰機中隊中隊長以及 4 名隊員身亡。

「時談有譯」表示,由於該名中隊長是巴基斯坦空軍內重要的「飛行骨幹」,也是空軍戰術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中堅人物,該名中隊長的死亡激起了巴基斯坦方面的不滿,部分巴基斯坦民眾也公開對印度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進行批評。然而,印度方面以巴基斯坦在協議生效後仍持續進行軍事調動為由,指控巴基斯坦才是「先違反停火協議」的一方,強調印度方面此次行動只是作為對巴基斯坦挑釁行為的「反制」。

梟龍戰機曾經一口氣掛三款 9 枚各式導彈,包括 2 枚 PL-10E 格鬥彈,5 枚 PL-15E 中距彈,以及 2 枚 CM400AKG 超音速反艦導彈。 請輸入來源

「時談有譯」稱,針對此次襲擊事件,巴基斯坦軍方於當地時間 11 日晚間召開記者會,強調巴基斯坦方面自始至終都沒有主動提起停火倡議,「達成停火協議只是對印度的外交行為給予的被動回應」。另外,巴基斯坦軍方也對「巴基斯坦俘虜印軍飛行員」一事進行澄清,質疑印度媒體透過捏造消息,模糊該國在衝突中遭遇損失的真實數據。

面對巴基斯坦軍方強硬的回應,印度也於同日宣布無限期推遲原定於 12 日舉行的停火談判會議,雙方再次回到武力對峙的局面。「時談有譯」認為,印軍此次對巴基斯坦空軍基地發起的襲擊行動,不但再次將南亞局勢推入衝突的火坑之中,也擊碎了川普利用調停印巴衝突,建立「和平仲裁者」形象的計畫。

印軍布拉莫斯導彈。 圖:達志影像 / 美聯社。

「時談有譯」總結表示,雖然印度透過此次的突然襲擊行動,成功在戰略上實現了報復巴基斯坦的計畫,但相關行動也讓印度失去了其他國家的信任,導致南亞局勢更進一步升溫。「時談有譯」強調,比起戰爭的勝負,周邊國家更應該提高對印度這個「缺乏對和平的敬畏、不尊重規則」國家的警惕,認為印巴兩國的衝突與交鋒,很難在短時間內已全面停火的方式劃下句點。

有中國專家分析認為,印度此次對巴基斯坦空軍基地發起的襲擊行動,不但可能加劇南亞地區的局勢動盪,也破壞了川普建造「和平仲裁者」形象的計畫。   圖:翻攝自 騰訊網 時談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