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艦隊分署別開生面首創艦船除役結合舞蹈藝術,以雄偉無聲的海巡艦為舞台,優美而傷感的舞姿為揮別禮,今(25)日於興達港海巡基地舉行偉星艦、澎湖艦、花蓮艦及巡護一號船聯合除役典禮,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親自主持,邀集海軍、航港局、關務署、歷任艦長及退休同仁出席觀禮,共同見證這場承載感恩、回憶與榮耀的時刻。

管碧玲表示,今天我們將船名一筆一劃塗去,讓她們正式退下海上任務,對艦艇的夥伴而言,這不是一筆普通的刷痕,那是用敬意、用回憶、用不捨的淚光,一筆一筆畫下的道別,今日除役的3艦1船,服役數十年,航跡遍及我國四周海域與遠洋深海,不僅為我國執行查緝、護漁、救難、海洋保育任務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更於區域局勢風雲詭譎之際,堅定捍衛主權與人民安全,展現海巡人的信念與責任,是無畏的勇者,更是有情有義的仁者。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高雄分處崔瑞霞處長致詞表示,對台灣海巡署多次對海上遇難的菲律賓人進行救援任務表達深切的感謝之意,並在海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且重申台菲50周年友誼之際,重申雙方在貿易、教育、觀光、農業以及科員研究等領域合作與交流的堅定承諾。

「偉星艦」服役長達33年,曾於2005年參與「漢光21號」演習,成功試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為海巡署最早體現平戰轉換戰備之艦船。2013年更於鵝鑾鼻外海成功救起3名菲律賓籍漁民,其中一名漁民以女兒衣物圍於頸間,堅定求生意志,經艦上人員日夜搜索而平安獲救,彰顯人道救援無國界的精神。

「花蓮艦」於2004年執行「興億福號」琉球籍漁船救援任務,深入菲國巴丹島海域冒險救援遭武裝份子搶劫之漁民,過程中小艇甚至遭掃射,仍堅守使命、全數成功護送船員返台,體現海巡堅守民眾安全的決心。

「澎湖艦」曾於2014年參與「海研五號」沉沒救援行動,在惡劣海象中成功救起45名落海人員,發揮「一個都不能少」的海巡精神;另於2019年主導扣押違法抽砂船「豐溢9969」、「長鑫36」,有效維護澎湖「台灣灘」漁場生態,展現政府守護海洋資源的堅定作為。

「巡護一號」自1993年服役以來,航跡遍及太平洋,是遠洋巡護的中堅力量。2008年曾與帛琉執法單位聯手,成功逮捕挾持我國漁船的8名印尼籍漁工。2021年更在中國抽砂船翻覆事件中,與其他艦艇共同救起5名陸籍船員,展現海巡同仁即便面對敵意,也秉持人道優先,搶救落海生命。

管碧玲特別指出,2021年5月15日,巡護一號參與一場救援,和其他船艇總共救起5名大陸船員,那是一艘破壞我們的生態、抽我們砂石的中國抽砂船,在海上翻覆落海的船員;不只巡護一號,今天除役的所有艦船都一樣,面對敵對的中國,我們的海巡弟兄一方面英勇迎戰軍演中步步進逼的中國海警,另一方面又不畏艱險、搶救來自中國的落海人民。這四艘艦艇,見證了海巡是無懼的勇者,同時也是有情有義的仁者;見證了海巡鋼鐵的意志,也見證了海巡人道的柔情。

管碧玲向所有服役同仁對艦船的深情付出表達敬意,她說「抹得去的是名字,抹不去的是你們共同走過的每一個航程、每一次值勤的日夜」,「艦船無語,但歷經風浪的鋼鐵身影,見證的是我們守護海疆的堅定決心;螺旋槳劃過浪濤的軌跡,也刻劃出一段段忠誠無悔的使命旅程。」這些鋼鐵身影雖將歸於靜止,然其精神與功績將長存記憶,繼續激勵每一位守海巡人。

海巡署艦隊分署首開國內船舶除役典禮之先,邀請「台灣芭蕾舞團」,在白色的鋼鐵艦船上、在即將塗銷的船名船編前,以優美的肢體與純白舞衣,結合「高雄巴洛克獨奏家樂團」演奏的名曲《月夜愁》、《淚光閃閃》,與全場來賓共同向四艦一船送別。舞團總監莊媛婷表示,這不但是舞者們第一次與海巡船的合作,也應該是台灣芭蕾舞史上第一次登上真實的艦艇演出,她與團員都很佩服管碧玲將文化藝術帶入陽剛軍警的海巡,也更了解這些海巡船艦及海巡人員的偉大。

海巡署長張忠龍感念退休艦船在最黃金的時刻為海巡付出的貢獻,見證海巡的成長與蛻變,並成就了海巡無數的榮耀,也感謝曾在這些艦船服務的夥伴,未來將持續推動「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與「遠洋巡護船發展計畫」,補充戰力、穩健前行,堅定履行「國安、治安、平安」職責,為我國海洋權益與漁民安全守護到底。

管碧玲帶領向除役的船艦敬禮。   圖:海巡署艦隊分署/提供

海巡署艦隊分署首創以芭蕾舞蹈藝術結合艦船除役。   圖:海巡署艦隊分署/提供

退役艦長向管碧玲介紹偉星艦駕駛室。   圖:海巡署艦隊分署/提供

贍證偉星艦、澎湖艦、花蓮艦及巡護一號船聯合除役典禮。   圖:海巡署艦隊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