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Kashmir)地區本月22日發生恐怖攻擊事件,素有「小瑞士」之稱的度假勝地巴哈甘(Pahalgam)發生針對遊客的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喪生、多人受傷。印度安全部隊隨即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根據地在巴基斯坦境內的伊斯蘭恐怖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LeT)旗下的「抵抗陣線」(The Resistance Front)已宣稱犯下此案。印度宣布「暫時擱置」1960年《印度河水協定》、關閉邊境並驅逐巴基斯坦國民等報復措施。巴基斯坦則強烈否認指控,總理夏立夫(Shahbaz Sharif)主持緊急會議,決定採取反制措施,包括關閉領空、暫停貿易及限制印度駐巴人員規模,警告印度若切斷河流水源,將視為「戰爭行為」。而由於印巴都擁有核武,國際耽憂可能擦槍走火引爆核戰

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Ishaq Dar)說明巴基斯坦政府與恐怖攻擊事件無關,要求印度提供證據證明其支持恐怖主義的指控。對於印度擱置《印度河水協定》,巴基斯坦能源部長萊加里(Awais Leghari)譴責印度發動「水資源戰爭」。巴國官方定調,「若切斷河流水源,將視為『戰爭行為』」。

國際媒體對此事件多有評論。《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NYT)指出,印度威脅阻斷河流若成真,巴基斯坦將視為「戰爭行為」,雙方緊張關係急劇升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NPR)報導稱,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誓言追捕兇手,顯示強硬立場,但巴基斯坦否認涉案,專家擔憂核武鄰國衝突風險加劇。《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此次襲擊是2019年以來最嚴重事件,恐打破地區脆弱和平。《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分析,印度報復措施可能引發巴基斯坦反擊,核戰陰影籠罩決策。

貫穿巴基斯坦全境的印度河是巴國主要生命線。   圖:翻攝陸網/中國國家地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