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24)日通過特別條例,核定健保追加預算200億元。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說明,此筆預算將優先用於穩定72項高依賴、難替代的「必要藥品」,確保面對國際變局時,關鍵藥品不致中斷,並用於支應非預期風險支出,未動用部分將列為健保安全準備金。
石崇良(25)日表示,此次撥補並未納入健保總額範圍,而是來自行政院額外核定的特別預算,專門用來應對可能出現的藥品供應危機與政策變動帶來的財務壓力。他指出,這筆預算首要目的是支應「非預期風險及政策變動經費」所不足之處,以提升健保整體抗風險能力。
現正最夯:快訊》說明會才過2天!憲法法庭同意受理憲訴法釋憲及暫時處分
石崇良指出,健保總額預算採前一年協商制訂,但仍難因應突發變數,像美國調整藥品關稅政策等,都可能導致供應不穩。為此,今年健保總額中原已編列約20億元作為風險調節預備金,若不足將動用此次200億元補助,以確保藥品供應鏈不被中斷。
健保署進一步盤點指出,目前從美國進口的藥品共176項,雖僅占總藥品約1%,但其中72項屬於替代性低的「必要藥品」,多為重大疾病使用。這72項中包括24項抗腫瘤藥品、18項免疫藥、18項感染相關藥品與12項血液製劑,若供應受阻,將對臨床醫療產生直接衝擊。
石崇良表示,此次追加預算能讓醫療機構在供應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仍可穩定採購藥品,避免因成本波動而削減庫存,確保病人治療不中斷。若最後實際使用金額未達200億元,剩餘部分將轉為健保安全準備金,用作未來應變所需。
他強調,這筆特別預算並非日常性支出,而是針對目前國際局勢下可能影響健保的潛在衝擊所做的預防性配置。透過建立足夠的準備金,政府將能在供應鏈或政策臨變時快速反應,避免民眾因突發政策或價格變化,面臨用藥不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