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譏為「全球最高爛尾樓」的中國天津 117 大廈(又稱高銀金融 117 大廈),在停工近十年後即將恢復建設。根據中國官方媒體與地方政府近日發布的資訊,該項目已取得新的施工許可,預定於 2025 年 4月 30日正式復工,並計畫於 2027 年完工啟用。

據《CNN》報導,天津 117 大廈位於中國北方港口城市天津西郊,是一座地上 117層、地下 3層、局部 4層,總結構高度達 596.5公尺的超高層摩天建築。自 2008 年動工以來,該大樓曾被寄予厚望,有望成為中國最高、世界第二高的建築,僅次於杜拜的哈里發塔(Burj Khalifa)。其設計結構採用「巨型柱」抗震抗風,頂部原規劃設置菱形觀景中庭、室內泳池與五星級飯店,呈現出極具未來感的現代都會地標風貌。

不過,這座巨塔的命運並不如初期規劃般順遂。2015 年中國股市崩盤,導致主導開發的香港高銀地產控股公司財務陷入危機,創辦人潘蘇通的商業帝國由盛轉衰,最終項目資金斷裂、合作方違約,工程在同年主體封頂後宣告停工,並自此淪為爛尾建案。

據報導,117 大廈在停工期間仍持續吸引媒體與民眾關注,其壯觀的外型與空蕩的內部成為中國房地產泡沫縮影之一。周邊地區一度因「群聚效應」吸引大小建商進駐,房價飆升,但隨著大樓停工、資金鏈斷裂,當地房價一度暴跌超過六成,市場信心遭受重創。

如今,隨著施工許可更新,117 大廈項目再度注入活力。根據公開資訊,現由中國國有企業中建三局接手開發,整體總造價預估超過人民幣 56億元(約新台幣 250億元),將涵蓋主塔及東西兩側的裙樓,總建築面積達 41萬平方公尺。此次復工也刪除了原高銀地產在建築名稱中的署名,標誌著項目已與過去問題開發商正式切割。

杜克大學法學院教授喬世桐指出,117 大廈與另一座位於成都、同樣因財務問題停擺的綠地大廈同時宣布復工,並非巧合。他表示,中國中央政府近來明確釋出穩定房地產市場的信號,並鼓勵地方政府介入、協助紓困大型項目,以提升市場信心。喬指出:「這不僅僅是重啟一棟大樓,而是象徵國家政策與市場導向的轉變。」

然而,儘管復工消息令人振奮,117 大廈的未來仍面臨挑戰。中國目前商辦空間供過於求、入住率偏低,加上房地產銷售整體低迷,外界對該項目的經濟效益保持觀望態度。喬世桐坦言:「這是一項巨大的投資。我真的不知道誰會來購買或租賃這些商業空間。」

英國利物浦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系學生陳飛也表示,對地方政府而言,復工具有城市形象重塑的意義。他認為:「即使這些摩天大樓未必經濟可行,完成建設至少能消除爛尾印象,並象徵城市仍在發展進步。」

中國雖於 2020 年頒布限制建造超過 500公尺建築的政策,但根據高層建築與城市人居委員會(CTBUH)數據,2023 年全球新建成的 200公尺以上摩天樓中,超過七成位於中國,顯示中國在全球摩天樓市場仍居主導地位。

117 大廈原設計為一個更大型綜合開發計畫的一部分,包括住宅、商辦、會議中心、娛樂設施與馬球俱樂部。然而,目前官方僅針對主塔重啟建設,其餘商業走廊與附屬設施的命運仍未明朗。

若如期完工,天津 117 大廈將成為中國第三高、世界第六高的摩天大樓,但其全球排名恐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塔(Kingdom Tower)與杜拜阿齊茲塔(Burj Azizi)的開賣、動工而進一步下滑。

周邊地區一度因「群聚效應」吸引大小建商進駐,房價飆升,但隨著大樓停工、資金鏈斷裂,當地房價一度暴跌超過六成,市場信心遭受重創。   圖:翻攝自百度

天津117大廈完工模擬圖。   圖: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