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粉專「Taiwan adiz」記錄,原名「長順輪」的蒙古籍貨輪1月27日自高雄港出港,3月21日改掛「先鋒輪」名義返港維修。期間並未按照原申報目的地直航,卻是在台南至恆春外海徘徊近2個月。對此,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17)日坦言,國家尚未有罰則,目前主管機關已研擬修法草案因應。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日邀請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率同所屬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管碧玲表示,海上會遇到很多船隻運用兩套以上的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目前跟交通航管部門正在建立機制,國家也需要修改法令來處罰,目前國家沒有罰則,甚至現在有台灣的漁船用中國船的AIS。
管碧玲坦言,相關制度還不夠完備,目前修法草案已經有了,海委會與航管部門保持密切聯繫推動。
媒體追問,台灣允許外籍船隻進港維修,但其實目的卻是影響我國海纜,相關行蹤是否有掌握到?管碧玲強調,海巡對於海纜的程序,從預警、事前監督到周邊取締,整個程序在跨部會已建立起來,會全力的來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