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與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日前舉辦「兩岸關係的年度回顧與展望」主題座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張峻豪在總結時建議,可以多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共中央電視台或解放軍報,這幾個中國比較重要的媒體來觀察共產黨中央對台灣的意圖。
張峻豪說,未來會有幾個重要的時點值得關注,分別是2027年是中國建軍百年與習近平的第四任期,以及2029年中國建國80週年。中國將在2025年提出「2035中國製造」的進程,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即將出檯。在2021年中國提出第十四個五年計畫時,就已經提出共同富裕,還要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製造強國,下一個五年計畫勢必將經濟議題推進的更加極致。然而實際的經濟發展與紙上政策形成強烈落差,也升級美中和兩岸關係的衝突與緊張。
座談會邀請美國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國際研究葉耀元講座教授,分析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回鍋之後的政策方向與美中台灣關係之展望。此外也邀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蔡榮祥教授、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劉明浩博士研究員以及美國聖湯瑪斯⼤學國際研究翁定暐助理教授,共同針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展望、中國內部政治經濟問題以及美中台關係進行與談。
葉耀元教授提到,川普與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拜登任內創建多邊組織機構,並擅長以多邊主義處理外交關係;而川普政府可能會傾向以單邊主義的方式和多個國家進行談判。不過葉教授認為,兩人都是站在美國利益優先的角度出發,力圖阻止中國往印太地區滲透獨裁力量。葉教授也提到,美國白宮官員從上到下都會框架美國總統的作為,現階段對抗中國一定是美國的核心價值,但方法一定會依照黨派或執政者的風格而異。
中研院劉明浩研究員分析中國的政治經濟現況,他提到中國的經濟成長主要靠「三駕馬車」在拉動,分別是政府與外國投資、對外貿易和國內消費,現在投資部位不見起色,終端外貿市場則是受到美國與歐洲的政治因素影響逐年下滑,歐洲民眾的消費預期也受到能源價格的波動而調降。若是以中國國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最近大概都在1.2%到1.6%之間遊走,顯示民間消費是一直是在走下波,現在更擔心中國發生通貨緊縮,將會比通貨膨脹更難應付。此外,劉明浩還提到中國的人口老化時代即將來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收入變少的個體性因素以及人口老化的總體性因素造成內需不振,所以也導致中國黨政對於經濟與政治的控制更加強勢。
翁定暐助理教授認為美國民意與政黨將會堅定地與台灣站在一起,因為有超過半數的美國民眾對台灣保有正面的印象,較為可惜的是對台灣的了解程度仍不足。翁定暐期許國內必須持續透過各種方式與美國進行交流,深化我國的民主形象,拓展國際公關與行銷,不論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從國內向美國宣傳我們的進步價值與和中國不同的地方。
蔡榮祥教授則是關注中國認知作戰的滲透,他提到最近桌球名將馬龍等人來到台灣的發言,讓台灣在不知不覺當中備受矮化。蔡榮祥研判這些運動選手的發言一定有經過黨部的認可,現在卻爆發一連串的失言爭議,蔡榮祥希望我國政府有關部門能夠秉持法律的明確性和平等性進行一定的懲處,否則這條紅線將會不斷退讓而失去控制。
會後有同學問到近日中共軍艦圍台的行動,是否在為2025年攻台計畫鋪墊?葉耀元認為這一次的行動稱不上是軍事演習,如果真的是軍演美國一定會派觀察機,這次的軍事行動和中國的政治環境有關,近日中國海軍上將苗華因為貪腐等問題被停職,為了支開國內的軍事將領而湊巧地出現一次類似演習的行動。蔡榮祥教授認為演習可能只是為了演練如何隔離台灣,中共軍演的背後可能都有一些意圖,他也提到在川普上任後,遇到更加強硬的美國政府,中國可望較為收手。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與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日前邀請多位學者舉辦「兩岸關係的年度回顧與展望」主題座談。 圖: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