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時隔一年再度訪問北韓,與北韓外務相崔善姬舉行第二輪戰略對話。根據俄羅斯外交部官網,拉夫羅夫針對北韓士兵將參與庫爾斯克之外區域 ( 可能將是烏東地區 ) 的戰鬥表示 :「這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提議的,俄方予以回應,我們沒有理由拒絕這種展現團結的真誠之舉。我們的出發點是,北韓方自主決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的落實形式。
根據中國《直新聞》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選擇在其故鄉、東北部海港城市元山的葛麻海岸接待。從接待場地到雙方互動規格,無不展現北韓與俄關係進一步緊密化的態勢。其特約評論員吳蔚分析,金正恩親自接待拉夫羅夫,體現兩國元首間的深厚交情,也反映彼此互信正持續加深。
延燒焦點:川普將對俄、烏重大聲明! 傳白宮4要求俄開和平「路線圖」 俄提「新想法」
此次拉夫羅夫專機直接飛抵元山而非平壤,頗具象徵意義。金正恩以「外長先生最近很忙碌,到元山來正好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作為解釋,實則凸顯元山不僅是其出生地,也是北韓重要的軍事與旅遊重鎮。

吳蔚指出,這種「不同尋常」的雙邊互動,顯示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已通過「血與火的考驗」,事實上已成為同盟。拉夫羅夫在遊艇上直言:「北韓人民軍與俄羅斯士兵並肩作戰,解放了俄庫爾斯克州。」金正恩則回應:「兩國在所有戰略問題上看法一致,這與兩國同盟關係相符。」
回顧歷史,朝俄關係並非一帆風順。冷戰後蘇聯解體,俄羅斯曾試圖全面靠攏西方,1992 年更單方面廢止《蘇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中斷對北韓援助並要求償還債務,導致北韓進入「苦難行軍」的艱難歲月。直至普丁上台,雙邊關係才逐步修復, 2000 年簽署《俄朝友好睦鄰合作條約》,並免除北韓 35 億美元債務。

真正的轉折出現在 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被西方孤立制裁,進一步促使莫斯科與平壤走近。俄烏戰爭爆發後,北韓與俄的戰略合作更是加速深化,「能源換炮彈」、「技術換人力」成為雙方合作關鍵。
在全球「新冷戰」漸成的當下,北韓與俄國同盟板塊成形,其直接誘因來自美西方在歐洲與亞太的「兩頭擠壓」。評論認為,今日的北韓已不再是冷戰時期被動的小兄弟。金正恩的留學經歷與對西方的深度觀察,讓其具備更靈活與獨立的戰略視角。他能與北京、莫斯科維持緊密聯繫,也曾多次與美國、韓國領導人會晤,展現現代領導人的現實主義手腕。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右)至北韓會面領導人金正恩,展現兩國戰略合作態度 圖:翻攝自《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