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憊上班族與身體不適卻遭乘客遭逼讓座,讓台北捷運的「博愛座」引發爭議。博愛座的可以追溯到1975年,當時由前總統蔣經國提倡的公車讓座文化,激發了學生讓位運動,隔年台北便設立了「博愛座」以紀念蔣介石。對此,圖文作家蕭瑩燈提出一個創意解決方案,建議在博愛座上貼上蔣介石的頭像,以此來平息爭議。
在1975年8月27日的一次台北行政會議中,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了一個觀點,強調台北市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應忽視精神文明的建設。他舉例說明,公共場合如公車站不排隊,以及乘客不主動讓座給需要幫助的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事實上反映道德的低落,之後台灣各地就紛紛掀起了「學生讓位運動」。
隔年的4月2日,《聯合報》報導了一項有關「博愛座」的新措施。台北市的公共及私營公車公司決定,在所有公車線路上設置專門的「博愛座」,以紀念已故總統蔣介石。這項舉措得到了多家客運公司的支持,結果在2699輛公車上設置了「博愛座」,每輛公車2個,鼓勵市民在乘坐公車時能夠自發地讓座給老年人、身體虛弱者、婦女和兒童。
圖文作家蕭瑩燈即在臉書上貼出一合成圖表示,這張圖片特別把蔣介石的頭像貼在博愛座座位上,蕭瑩燈表示,為了解決博愛座的爭議,「我想來想去,只有貼頭像這個辦法最有效了。蔣市長,你看如何?」文章引發不少共鳴與支持,有人認為「為紀念他而設的博愛座,恰到好處」,而有網友則在留言區留下二創作品,加碼貼出「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字樣的博愛座版本,引發不少網友共鳴。
有網友則在留言區留下二創作品,加碼貼出「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字樣的博愛座版本,引發不少網友共鳴。 圖:翻攝自蕭瑩燈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