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南華早報》今(6)日報導稱,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一份分析報告得出結論顯示,由於華盛頓在印太地區的盟友不願永久部署導彈系統,美國對抗中國的戰略面臨失敗的嚴重風險。
該報告分析稱,出於美國國內政治考量及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美國在印太地區的 5 個盟友(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韓國和泰國)皆不可能願意在自己領土上部署陸基中程導彈。《南華早報》報導指出,美國 2019 年宣布退出《中導條約》後,令其能夠研發更多導彈,並將其部署在印太地區以對抗中國。
《中程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全稱《美利堅合眾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銷毀中程和中短程飛彈之條約》,中文簡稱《中導條約》,是指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之間簽訂的促使雙方銷毀中程彈道飛彈的公約。1987 年 12 月 8 日由時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和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作為兩國代表在華盛頓特區簽署,1988 年 6 月 1 日正式生效。
2018 年 10 月 20 日,時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由於其認為「俄羅斯長期不遵守條約」,以及擁有大量中短程飛彈的中國不是條約簽署國,因此美國將《中程飛彈條約》。2018 年 12 月 4 日,美國要求俄羅斯在 60 天內重新遵守條約,期限至隔年 2 月 2 日截止。2019 年 2 月 1 日,美國國務卿龐佩奧(Michael Pompeo)宣布,美國將自 2 月 2 日起暫停履行《中程飛彈條約》義務,並啟動為期 180 天的退出條約程序。
美方採取的理由是俄方製造 9M729 陸基巡弋飛彈違反了中導條約。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及澳洲多位學者則稱,美國退出條約的真正原因是要應對中國的軍事擴張,他們指出中國擁有多款彈道和巡航中導,但數量始終未曾公開(部份智庫評估中國約有 1,200 枚射程小於 1,000 公里的短程飛彈)。
2019 年 2 月 2 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ímir Pútin)宣布,俄羅斯將暫停履行《中程導彈條約》義務以回應美國相同的舉措,並開始製造中程超音速飛彈。俄方採取的理由是美方早將其 BGM-109 「遠程反艦飛彈」(1991 年時庫存約 2,000 枚,後在用於實戰的同期增產,至目前保有量約 4,000 枚)按戰場需求隨時改回海基巡弋飛彈並一直開發各種中程大氣層內飛行載具用於局部戰爭違反了中導條約。最終,2019 年 8 月 2 日,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
而對於上述「風險」,該報告向美國提出了幾個建議,包括與盟友聯合研發導彈或向其出售導彈,在「危機時期」將導彈部署在印太地區,在關島設立導彈基地等。而該報告撰寫者霍農(Jeffrey Hornon)還提到另外一個與日本有關的建議 :「最有可能成功的選擇是,幫助日本努力研發和部署陸基遠程反艦導彈。」
霍農續指,可將這些導彈部署在位於日本西南部的島嶼上,或是南端的九州島上。他聲稱,儘管這些導彈仍無法對中國大陸進行深度打擊,但它們能夠覆蓋在台灣海峽活動的船隻。
不過,日本早稻田大學副教授張望(Cheung Mong)認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可能會歡迎其他選項,因為儘管與美國之間的同盟很重要,但日本政府也不願激怒北京。
此外,對於美國想在中國周邊地區部署導彈,中國早已發出警告。2020 年 6 月 24 日,在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根據日媒報導,美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後,正在與日本商議在駐日美軍基地部署中程導彈。
媒體評論認為,此舉將置日本於危險境地。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中導,若美方執意部署,就是在中國「家門口」挑釁,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反制。吳謙還表示,同時,中方希望日本等有關國家從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謹慎行事,不得允許美在其領土部署中導,以免淪為美地緣政治圖謀的犧牲品。
出於美國國內政治考量及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美國在印太地區的5個盟友皆不可能願意在自己領土上部署陸基中程導彈。 圖:翻攝自環球時報
1987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右)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戈巴契夫在白宮東廳簽署《中程飛彈條約》。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ímir Pútin)。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