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重要事件

美國總統大選-拜登與川普首次電視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拜登與川普首次電視辯論

  • 第一場總統辯論,由CNN主辦。
  • 拜登表現不佳,難抵川普的猛烈攻勢,以 67% 比 33%,川普大勝這次的電視辯論會,而 74% 的民眾認為拜登應該退選。

延伸閱讀

美大選辯論》川普拜登聚焦以哈、俄烏戰事 拜登辯論狀態慘烈民主黨人士直呼「完蛋了」 川普滿口謊言共和黨卻嗨喊「勝利」 美大選辯論》拜登激辯川普 俄、中、以色列各懷鬼胎
  1. 國內議題:經濟、種族、墮胎權、移民

    拜登和川普針對美國國內的經濟、種族關係、墮胎權和移民政策展開激烈辯論,兩人互相攻擊彼此的政策和執政表現。

  2. 以哈戰事

    拜登表明對以色列的強烈支持,並認為哈瑪斯是唯一阻撓和平的一方,主張消滅哈瑪斯;川普也支持以色列,認為應該「完成這項工作」。

  3. 俄烏戰事

    川普批評拜登政府導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承諾當選後將促成停戰;拜登則強調美國的軍援是幫助烏克蘭自衛,並讚揚北約的協助。

川普首次遇刺

川普首次遇刺

  • 川普在賓州造勢活動中遭槍擊中,右耳中彈流血,幸無生命危險,現場一名槍手和觀眾身亡。
  • 此事件後川普的支持率為 43%,贏過拜登的 41%。

延伸閱讀

川普造勢遭槍擊2死2重傷! 「槍手埋伏會場外高處狙擊未接受安檢」 川普造勢遭槍擊!美官員證實「2人身亡包括槍手」 拜登已聽取簡報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 7月15 日至7月18日在密爾瓦基舉辦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 川普批評美國保護台灣,認為台灣應該支付「保護費」,類似保險公司模式。
  • 川普正式接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並宣布副手范斯。

延伸閱讀

批台灣「搶走美國100%晶片生意」 川普不滿美政府補貼台積電工廠 川普警告總統大選前聯準會不該降息 若當選對中關稅可能變100% 川普正式被提名總統選人 吻罹難消防員頭盔、17歲漂亮孫女也上台致詞
拜登宣布退選 賀錦麗接棒

拜登宣布退選 賀錦麗接棒

  • 拜登在民主黨資深議員與金主的壓力下,宣布退出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
  • 拜登在X平台發表聲明,表示辭職符合政黨與國家的最佳利益,表明支持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延伸閱讀

拜登不敵勸退聲浪退選了!家人力挺:我們一生中見過最傑出的總統 連裴洛西都挺了! 多位民主黨大佬出面 拜登退選後 賀錦麗已拿到足夠代表票數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 8 月 19 日至 8 月 22 日在賓州舉行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日,賀錦麗接受總統提名宣布副手華茲。

延伸閱讀

賀錦麗接受民主黨總統提名! 稱川普若回白宮將成災難 要為美國未來而戰 民主黨大會聲勢浩大登場!場外抗議多 拜登、歐巴馬、柯林頓將發表演說
美國總統大選-賀錦麗與川普首次電視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賀錦麗與川普首次電視辯論

  • 由 ABC News 主辦。
  • 這次辯論聚焦於美國國內的經濟、醫療保健、移民政策以及對外政策等關鍵議題。賀錦麗以溫和和共識為主,強調社會公平;川普則持續推動「美國優先」政策,並批評現行政府的經濟和外交政策。
  1. 經濟與住房政策

    賀錦麗主張擴大對中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包括為首次購房者提供首付補助,禁止哄抬物價,並增加對社區金融機構的投資;川普強調減少政府干預,延長減稅政策,降低公司稅率,並削減房地產業的稅收以促進私人投資。

  2. 醫療與教育政策

    賀錦麗希望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範圍,降低藥品成本,並支持免費社區大學教育和加強公立學校資助;川普主張取消歐巴馬醫改,推動自由市場競爭以降低醫療保險價格,並關閉聯邦教育部,將教育權力下放至各州。

  3. 外交與對台立場

    賀錦麗支持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維持北約合作,並加強對台軍事支援,反對任何改變台灣現狀的行動;川普主張減少美國對外軍事干預,讓歐洲國家承擔更多責任,並推動更積極的對台政策,加強美台軍事合作與武器銷售。

川普二度遇刺

川普二度遇刺

  • 川普在密爾瓦基市的造勢活動中遭遇第二次槍擊,當時特勤人員迅速將其護送離開,所幸他僅受輕傷。
  • 經過此事件後川普的民調支持率以 45% 略輸給賀錦麗 51%。

延伸閱讀

川普遭槍擊
美國總統大選-華茲與范斯副總統電視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華茲與范斯副總統電視辯論

  • 由CBS News主辦。
  • 預計於在紐約市舉辦副總統辯論。
  • 賀錦麗的副手明尼蘇達州州長提姆·華茲 (Tim Walz)與川普的副手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J.D. 范斯 (J.D. Vance)展開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

  • 美國總統大選正式投票日。
  • 選民會投票選擇該州的選舉人團。

延伸閱讀

美總統大選保障各州自主性 普選票與選舉人團票並進 贏者全拿制決定誰勝出
選舉人團投票

選舉人團投票

  • 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確定選舉結果。
  • 各州的選舉人將於這天正式投票,根據選民的投票結果來選出總統和副總統。
國會確認選舉結果

國會確認選舉結果

  • 國會將在這一天公布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
  • 正式確認當選總統和副總統。
新任總統就職

新任總統就職

  • 新任總統和副總統宣誓就職。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總統候選人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民主黨

賀錦麗 / Kamala Harris

川普 Donald Trump

共和黨

川普 / Donald Trump

PRESIDENTIAL PROMISES 候選人政見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維護人權:將人權問題放置在重要的外交位置,公開支持在中國的人權抗議和社會變革。
  2. 對中國的態度較保守:批評中國的不同人權行為,並強調民主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3. 對於台灣的政策:會明確支持台灣的防衛計劃,並加深美國與台灣的外交合作。
  4. 台海政策的延續:賀錦麗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保持高位,繼續增強台灣防衛力量。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保護主義態度:表示如果再當選,台灣應向美國支付保護費,以換取相應的保護。
  2. 強硬對中立場:將台灣視為對抗中國的重要戰略資產,川普在卸任後批評拜登對中國態度軟弱。
  3. 加強對中國貿易政策:推進貿易戰的極限,強調對中國徵收「近乎100%」的關稅來反制中國的經濟增長。
  4. 與台灣合作:川普認為應擴大美國對台的軍事支援,並保持對台的連結。
  5. 未來政策重點: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實施更多制裁,但具體措施未明。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呼籲聯邦政府首次禁止食品和雜貨哄抬價格。
  2. 增加對社區發展金融機構(CDFI)的投資。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的減稅措施,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減優惠。
  2. 將公司稅率從21%降低至15%,僅限於在美國生產產品的公司。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提供免費社區大學教育,減少學生債務負擔。
  2. 增加對公立學校的資助,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接受高品質的教育。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關閉教育部,並將所有教育工作和需求送回各州。
  2. 在教育方面讓家長重新掌管並擁有最終決定權。
  3. 削減教授批判種族理論和性別意識形態的學校資助。
  4. 恢復1776年委員會,教育正確的歷史與價值觀。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將目前每月 35 美元的胰島素自付費用上限以及每年 2 千美元的處方藥自付費用上限擴大到所有美國人。
  2. 加速談判醫療保險藥品價格,以降低更多藥品的成本。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取消歐巴馬醫改,改由自由市場競爭驅動醫療保險價格調降。
  2. 採取更嚴格的醫療補助和福利資格檢查,以減少醫療開支。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利用稅收抵免,為中產階級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救濟。
  2. 恢復美國救援計畫中的兒童稅收抵免,從2,000美元擴大到 3,600 美元。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將延長《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個人所得稅減免,降低中產階級的稅收負擔。
  2. 增加對富人和大企業的稅收優惠,旨在促進投資與就業機會。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為首次購房者提供高達 2 萬 5 千美元的首付。
  2. 推動建造 300 萬間可負擔的新住房。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減少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干預,鼓勵自由市場。
  2. 確保削減房地產業稅負以促進更多私人投資。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推動更嚴格的貿易條款,保護美國工人權益。
  2. 強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促進公平貿易。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若其他國家對美國徵收關稅,美國將立即徵收相同的關稅。
  2. 推行「美國優先」貿易議程,對大多數外國產品徵收統一的基準關稅,以減少民眾稅收。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投資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並促進綠色經濟轉型。
  2. 增加刺激經濟方案以提供乾淨能源企業的創新和成長。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透過增加國內產量來降低能源價格。
  2. 取消對美國天然氣出口的限制。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傾向兩國方案:長期以來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和平解決,呼籲全面恢復談判,達成停火協議。
  2. 人道主義立場:對巴勒斯坦的「人道主義災難」表示擔憂,並希望解決戰爭。
  3. 批評以色列過度自衛:在促進談判中強調以色列應該控制武力的使用,避免過度使用武力。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強烈支持以色列:川普自稱,「以色列有史以來最好的朋友」,認為應協助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對話。
  2. 促進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正常化關係上,川普推動相關協議的簽署,並承諾以色列的和平發展。
  3. 確認對於巴勒斯坦的政策:對以巴和平框架施加壓力,支持以色列的全面安全。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援助:支持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包括火箭和重型武器,強調烏克蘭應當抵抗俄羅斯的侵略。
  2. 外交行動:強調與歐洲國家的合作,聯合國制裁俄羅斯是必要的外交手段。
  3. 維護烏克蘭的完整性:在地緣政治中,賀錦麗的策略是以國際支持為優先,抵抗俄國的擴張主義。
  4. 對普丁的強硬政策:在倡導「和平解決」上更傾向支持國際反俄的聯盟。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與俄國斡旋的政策:多次強調有能力與俄國重建友好的關係。
  2. 否認對烏克蘭的支持:雖然提供軍事援助,但強調對烏克蘭的支援有限,不要牽扯美國過度干預。
  3. 外交策略:推崇和平談判處理爭端,強調協商的必要性。
  4. 對烏政策的明顯調整:將烏俄戰爭視為烏克蘭內部問題,不應由美國單方面干預。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1. 為無證移民提供獲得合法身份的途徑,最終可以取得公民身份。
  2. 擴大接納難民和庇護申請者的數量,並改善移民家庭的條件。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1. 強化邊境安全,包括建造更多邊境牆並加強執法資源。
  2. 限制移民政策,減少合法移民配額,並採取更嚴格的庇護申請審查標準。

LATEST NEWS 選情動態

更多新聞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賀錦麗 Kamala Harris

59歲 / 民主黨

副總統候選人

華茲 Tim Walz

現任明尼蘇達州州長,在進入州長職位之前,曾代表明尼蘇達州美國眾議院議員,專注於農業政策、退伍軍人福利、醫療保健和教育等議題。華茲被視為一位注重實際政策和雙黨合作的政治家,他的背景和經驗使他在明尼蘇達州和全國範圍內贏得了廣泛的支持。

經歷

賀錦麗出生於加州奧克蘭,父母分別來自牙買加和印度,而母親是一位癌症學家,對賀錦麗的成長有深刻影響。畢業於霍華德大學,之後獲得加州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並在加州檢察系統工作多年,後來成為加州檢察總長。在2020年,她當選為美國首位女性及少數族裔的副總統。

對臺態度

賀錦麗主張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支持,確保台灣有能力抵禦外部威脅。她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認為台灣是亞太地區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強烈反對中國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並呼籲國際社會與台灣保持緊密合作。

賀錦麗主張擴大醫療保險範圍,推動移民改革,並致力於氣候變遷行動,強調性別平權與社會正義。她也積極支持可再生能源政策,並加強美國的全球合作,特別是亞太地區的軍事合作。

成為美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首位擁有亞裔與非裔背景的總統。

賀錦麗在檢察長任內曾遭批評,特別是她在刑事司法改革上的立場不夠積極,讓部分自由派人士感到失望。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 Donald Trump

78歲 / 共和黨

副總統候選人

范斯 J.D. Vance

於2022年當選為俄亥俄州的聯邦參議員,專注於經濟政策、移民問題和文化議題。最著名的身份是《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一書的作者,這本書探討了美國工人階級白人社區的困境,並引起了全國範圍的關注。

經歷

川普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富裕房地產家庭,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地產開發商。川普接手家族企業,並擴展到房地產、娛樂和媒體領域,成為一名知名商人和電視明星。2016年,他成功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

對臺態度

川普曾多次公開支持台灣,強調台灣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夥伴。他在任內大幅加強美台軍事合作,但同時也表示,台灣應該為美國的軍事保護支付「保護費」。川普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援應更強硬,以抵制中國對台灣的威脅。

川普推崇「美國優先」政策,主張減少政府干預、減稅、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他也強烈反對非法移民,並堅持在美墨邊境修建邊界牆。外交上,他對中國實施了多項制裁,並主張與盟友重新談判國際貿易協議。

若川普再次當選,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非連續任期的總統(第一位為格羅弗·克里夫蘭)。

川普的領導風格和政策引發了廣泛爭議,尤其是在對待移民、氣候變遷和疫情處理方面。他曾兩次遭到彈劾,但最終在參議院無罪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