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一個月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提到,中國面臨內部經濟和統治不穩定,需要立威,因此近來特定媒體與部分社群出現對總統賴清德的認知作戰,目前還沒有達到高峰。
在日常生活常出現,特別是在網路上言論常出現似是而非的帶風向言論,或者接近反智迴圈的化約性強、描述性言詞標籤、未經思辯的言詞合理化這些行為,甚至是自稱成熟的成人也會合理化這些錯誤,而上述問題讓認知作戰的惡意得以擴散惡化。
目前,在網路世界或現實生活上常有不實消息,或因人性的限制,先自行建構一個現象後,自行詮釋後,再貼他人負向道德標籤,其最終的目的是貼他人負向道德標籤,但其他大部分網民並不會運用因果邏輯思辨方法、獨立性批判思考力來區別那些是事實、哪些是意見,來進行分辨消息的真假,然後在未經調查的情況盲從攻擊,導致受害者的聲名受到侵害,連帶造成其財產與名譽的巨大損失。
且當謠言出現效果時,看到受害者被攻擊謠言,傳播者再補上一句其太脆弱、這是因果報應等責怪受害者言論,當正式要去追究名譽權相關等刑責時,當初的謠言傳播者多會說無心開玩笑、說垃圾話(分不清現實世界和NBA籃球表演或虛擬遊戲的差異)、不怕虛張聲勢,因權益受損一方是無名小卒等沒關係的推卸責任等台詞,然而,有做過必然留下證據,其已觸犯到法律,必須面對一定的刑事責任與民事精神賠償,成年人需對其行為做出負責,類似案件發生的模式,可從看新聞報導的紀錄,察覺在我們社會是不斷重複的發生,但為何此問題無法根本性防治?
學習區別「事實」與「意見」的科學因果邏輯思辨方法、批判思考能力教育,在進行推論與判斷時必須要有證據與根據,聽到類似認知作戰的謠言或自行建構的負向道德標籤言論,其他需要進行的行動如下:
第一為必須去思考這樣的負向道德標籤是否為真實,還是因為人性限制所導致?
第二為去確認傳此言論的源頭是誰?
第三為去探究傳此言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只有練習批判思考對於問題言論的正反立場,擴展思維,打造獨立批判思考能力,而在未確認事實前,務必做到不聽單面之詞,不傳不實謠言與未經證實有損他人名聲的負向道德標籤等言論,因為「事實」是客觀存在、可以證明的事物;「意見」則是人們思考後主觀提出或建構的想法與看法。
在教育端,大學老師在大學教育中去教導大學生科學因果邏輯思辨方法、批判思考能力教育有助學生去作出正確辨識,而不被「認知作戰」任意的被負向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學習分辨「事實」與「意見」的基本判斷能力。..
台灣教育強就不怕認知作戰!做好批判思考力教育是重中之重。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