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最新報告,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優勢,已經因為政治內鬥,以及將重心放在中東紛爭等因素受到動搖,讓中國有機會迅速崛起,萬一在雙方發生衝突時占上風。報告還提到,中國還有機會發動「有限的戰爭」(limited war),在美國有所反應前奪回台灣。

這份最新報告是由澳洲智庫──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發表,以「避免危機:美國戰略,軍事開支和印度太平洋的集體防禦」為主題,分析美國不再享有印太軍勢優勢。報告中將中國視為「大國」競爭對手,指出美國雖仍然被廣泛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軍事力量,但因為中東持續戰爭,國防預算緊縮,美方對先進軍事能力的投資不足等綜合影響,已經讓美國武裝部隊弱化。

反觀中國,已經部署了一系列強大的精確導彈與其他反干預系統,以削弱美國的軍事首要地位,報告指出,美國軍隊難以在這些武器可能攻擊的範圍內進行作戰,北京可以迅速使用有限的力量來實現既成事實的勝利──特別是在台灣、日本列島或南海諸國。報告主要作者湯森(Ashley Townshend)還估算,中國解放軍握有約1500枚短程彈道飛彈、450枚中程彈道飛彈、160枚中長程彈道飛彈,以及數百枚長程陸基巡弋飛彈、多款「航母殺手」飛彈等,包括射程達1500公里的東風21D(DF-21D)飛彈,輕易就能對遠達新加坡發動精準打擊,攻擊範圍涵蓋美軍在韓國、日本的軍事基地,「開戰數小時內,相關設施將因受到精準打擊而無法作用」。

報告分析,中國已經成功實現空中與海上艦隊的現代化,並大力擴展陸基導彈武器庫,捍衛自己在跨越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戰略水域的利益的能力。美國與中國這2個主要經濟大國間的海軍緊張局勢已經升級,激烈的貿易戰嚴重破壞雙邊關係,包括美方對台軍售,也引起北京憤怒,儘管2國間的對抗尚未升級為軍事暴力,但中國可能通過發動「有限的戰爭」來重新奪回台灣。

澳洲智庫的報告不客氣地批評美國,至今仍抱持「一個過時的超級大國心態」,擔憂華盛頓當局分心,無法及時解決中國的挑戰。因此建議美國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特別是澳洲、日本的軍事合作,阻止中國採取「侵略性外交政策」。

湯森德表示,防堵中國力量崛起,包括台灣在內的第一島鏈部分地區可能發揮強大作用,範圍北起日本列島,南至東南亞的婆羅洲島。《新聞周刊》指出,澳洲發表這份報告時間,恰巧是美國新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首次訪問亞洲期間,埃斯珀表示有興趣在亞洲部署陸基中型與中程彈道導彈,兩者不謀而合。

澳洲智庫最新報告,分析美國在歐洲(淺藍色區域)、印太(深藍色區域)與中央司令部的軍力。   圖:翻攝自澳洲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