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起訴,並不代表清白。」民進黨立委范雲指出,現行法律對未成年性侵倖存者極不友善,許多人直到成年多年後,才鼓起勇氣訴說童年創傷,卻被追訴期的門檻擋在司法之外。她呼籲,台灣不能再讓這些傷痛無聲掩埋,唯有修法與釋憲雙軌並行,才能讓正義真正抵達倖存者身邊。
范雲今(23)早參加暖暖X光寰協會X公督盟「千人被拒於門外,倖存者站出來:大法官,請聽見我們!」記者會,與倖存者並肩發聲,強調這不只是修法問題,更是對社會良知的集體考驗。
延燒焦點:大法官審查》兒少性侵追訴期限 陳慈陽:恐有違憲之虞
根據統計,過去19年來,就有超過千名被害人因追訴期屆滿無法提告。范雲指出,自己協助的案例中,有人從5歲起遭堂哥長期性侵,直到47歲才提告,卻發現加害人早已逍遙法外、甚至成為警察繼續接觸民眾;也有退休教師壓抑40年的傷痛,在看見學生受害後才決定揭露過去。
范雲表示,自己早在2022年即提出《刑法》第80條修正草案,主張未成年性侵案的追訴期應自被害人成年起算,而非從案發當下開始。她呼籲,修法不該再拖延,畢竟正義不能因為時間過了,就不算數。
除了刑事制度,現行民事賠償、國賠與犯罪被害人補償等時效限制,也同樣應重新檢討。范雲認為,法律應考量未成年被害者的處境,而非用僵硬時效扼殺他們重獲公道的可能。
最後,范雲也呼籲,各政黨勿再阻擋大法官人事審查,使憲法法庭得以運作,儘速處理關鍵釋憲案。「98%的憲法聲請都來自人民,現在若讓釋憲停擺,受害的會是所有人。」范雲說,而讓司法體系更有溫度,是這個社會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