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周二(22日)宣布將再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此決定將於2026年12月31日生效,川普政府指控該組織與美國國家利益背道而馳,此舉延續川普「美國優先」外交政策,也是美國繼1984年、2017年後第三度退出該組織。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川普政府早在今年2月便下令對美國參與UNESCO的情況進行為期90天的審查,重點調查組織內部是否有「反猶太或反以色列情緒」,白宮副發言人安娜·凱莉(Anna Kelly)指出,審查結果顯示UNESCO推行的多元、公平與共融(DEI)政策,以及對巴勒斯坦中國的偏袒,促使川普決定退出,她批評UNESCO支持「分裂性的文化與社會主張」,並強調川普將「始終以美國優先」。

精選報導:台灣允諾捐款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屯墾區?專家示警恐釀國際社會反彈

《CNN》補充,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聲明,UNESCO接納巴勒斯坦為會員國、推動「全球主義意識形態」等行為,違反美國政策。布魯斯更暗示,美國未來可能進一步退出其他國際組織,以確保其參與「符合國家利益」。UNESCO總幹事奧黛莉·阿祖萊(Audrey Azoulay)對美國決定表示遺憾,但稱「已在預料之中」,並反駁反以色列指控,強調組織長期致力於大屠殺教育與反猶太主義鬥爭。

《美聯社》則指出,此次退出標誌川普政府持續縮減國際參與的趨勢,過去其已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報導提到,拜登政府於2023年重新加入UNESCO,部分原因為抗衡中國在該組織中的影響力,尤其人工智慧與科技標準制定領域,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民主黨議員梅克斯(Gregory Meeks)批評,此舉將削弱美國領導力,並讓中國有機可乘。

《紐約郵報》還披露,川普政府具體不滿UNESCO多項政策,包括2023年發布的《反種族主義工具包》,要求會員國推行「反種族主義」政策;以及2024年「改變男人心態」(Transforming MEN'talities)倡議,旨在挑戰性別刻板印象。此外,UNESCO將猶太聖地列為「巴勒斯坦世界遺產」、使用「被以色列佔領的勒斯坦」等措辭,均被視為反以色列證據。

國際反應方面,綜合外媒報導,以色列外交部長吉德翁.薩爾(Gideon Sa'ar)支持美國決定,稱此舉有助終結「對以色列的針對」;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表達對UNESCO的堅定支持,強調其於教育、文化遺產保護的全球價值,UNESCO成立於1945年,美國為創始會員國之一,但歷史上多次進出:雷根政府於1984年以「管理不善」為由退出,小布希政府2003年重返;川普2017年再度退出,拜登2023年重新加入,美國目前其貢獻佔UNESCO總預算8%。